嬴政眉頭微挑:“哦?”
“這造紙之術,最初由一位名叫蔡倫的宦者在東漢時期改良。而后歷經唐宋數十代匠人不斷改進,方有今日之品質。”
他說著,指向那些活字:“而這活字印刷,最早是北宋一位叫畢昇的布衣匠人所創。之后又有朝鮮人改良金屬活字,歐洲人發明印刷機。”
殿內眾人聽得入神。
他們雖不知‘東漢’、‘唐宋’、‘北宋’,但聰明人都意識到那代表著什么。
李斯、蒙毅、趙高、馮劫等人不動神色的觀察著陛下的神情,見陛下神色如常,心中暗嘆。
李斯捻須感嘆:“想不到后世竟有如此多能工巧匠。”
馮劫若有所思,“一個布衣匠人也能名垂青史?”
張懷明點頭:“在后世,無論出身貴賤,凡有真才實學者皆受尊崇。就像陛下不拘一格用人才。”
嬴政目光深邃,突然問道:“這些匠人,可都得善終?”
張懷明一怔,隨即明白嬴政的深意,坦然道:“蔡倫因卷入宮廷斗爭而亡,畢昇則默默無聞終老。但他們的發明,卻造福了千秋萬代。”
“張卿今日之,發人深省。即日起設立‘匠作院’,凡有發明創造者,無論出身,皆可入冊受賞!馮劫,此事便由你來督辦。”
馮劫立即伏地:“陛下圣明!此乃開萬世太平之策!”
張懷明看著這一幕,心中感慨萬千。
他想起后世那句‘站在巨人肩膀上’的諺語,此刻終于深切體會到其中含義。
每一個改變世界的發明,都是無數先人智慧的結晶。
喬文柏、耿蒼、馮一鳴、烏杰四人看著幾位長輩一一拿出的東西,突然發現他們所帶的東西,簡直大巫見小巫。
他們放眼的是天下,而他們卻是……
四人很是慚愧,莫名的升起一種白來秦朝一趟的感覺。
烏杰壓低聲音說道:“你們說等會兒李叔和趙叔,他們二人會給祖龍大大帶來什么禮物?”
耿蒼雙手一攤,“不知道,但肯定是利在千秋的東西。”
馮一鳴搖頭,“總之,肯定比我們帶的東西靠譜。”
喬文柏幽幽嘆了一口氣,“等會兒就知道了。反正,我們比不過。”
李慶一略顯局促地走上前來,向嬴政深深一揖:“草民李慶一,亦有東西所獻,只是……實在慚愧,恐難與其他諸位所獻之物相比。”
他從行李箱里,拿出早就準備好的冊子,恭敬地呈上:“這是后世孩童啟蒙所用的《三字經》與《千字文》。我準備了兩種書寫的文字,一種為我們后世所用文字,另一種為大秦所用的小篆。陛下可對比、觀摩。”
這兩本書,李慶一特意準備兩種,一種是現代的簡筆,一種是秦朝所用的小篆。
這小篆還是他托關系,讓人連夜弄出來的。
花費了不少人脈和金錢。
趙高接過書冊,轉呈給嬴政。
嬴政拿了自已所熟悉的小篆書冊,當書頁展開的剎那,整齊工整的排印文字躍入眼簾。
他的目光在‘人之初,性本善’這六個字上停留許久,眉頭漸漸舒展。
“妙哉!”嬴政突然擊節贊嘆,“三字成句,朗朗上口,孩童必能速記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