戰士們手持滑膛槍,冷靜地瞄準那些爬上攻城車的北胡將士。
隨著一聲聲清脆的槍響,子彈如流星般劃過天際,準確無誤地擊中目標。
北胡將士們慘叫著,紛紛從攻城車上滾落下去。
與此同時,北胡兵的弓弩手們也在拼命地向城墻上射箭。
由于他們是仰射,角度不利,命中率極低。
大多數箭矢都只能徒勞地射在城墻上方,無法對守軍造成實質性的傷害。
經過一天的鏖戰,北胡兵無功而返。
在接下來的三天里,北胡的軍隊每天都會前來攻城,而且每次都是派出大量的兵力,攻勢異常兇猛。
周山每天都堅守在城墻上,密切關注著敵人的動向。
他身著金盔金甲,高大威猛的身影在陽光下閃耀著光芒,在城墻上顯得格外引人注目。
他的存在給守城的士兵們帶來了極大的鼓舞和信心。
同時,葉根尼等人看到他一直在布彥城,也放心了。
從第四天開始,情況發生了變化。
北胡兵依舊每天前來攻城,但他們的攻勢明顯減弱了許多。
大多數時候,只是進行一些輕微的攻擊,甚至只是象征性地攻打一下,然后就迅速撤退了。
面對這種情況,周山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。
他不再像前三天那樣每天都登上城墻,而是根據北胡兵的攻擊力度來決定是否需要親自上陣。
有時候,他會相隔一天才登上城墻一次,甚至會間隔三天才上去一次。
葉根尼等人不覺得奇怪,周山是太子,北胡兵的攻擊并不猛烈,守城的士兵們完全有能力應對。
周山確實沒有必要每天都親自上城墻。
殊不知,周山如此做,也是有目的的,就是為后面離開布彥城做鋪墊。
十天過去了,周山得到情報,白蘭國開始向三岔口增兵,而且兵力之多令人咋舌,竟然增加到十萬人!
周山大喜,要的就是這個效果。
當即命令伍光祖率領本部軍隊出云蒼關與馬巡會合,共同抵御白蘭國的進攻。
這一消息迅速傳到北胡軍營。
葉根尼聽聞后,心中狂喜不已,事情的發展完全和軍師胡嘉的預設一致。
胡嘉當年和馬震沙逃離昌興后,到了貝爾湖。
那時,葉根尼還沒有把北爾湖邊各個小邦統一,連年征戰,效果不佳。
胡、馬兩人加入后,馬震沙負責搜集情報,胡嘉給葉根尼出謀劃策。
有了兩人的加入,逢戰必勝,葉根尼對兩人相當器重。
短短一年時間,葉根尼就把貝爾湖畔徹底統一。
胡嘉也坐上首席軍師交椅,成為葉根尼的心腹大臣。
按照胡嘉的計劃,萬騎長舒拉率軍繞道進攻牛著,算算時間,再過幾天他也應該快抵達目的地了。
當然,舒拉的行軍速度不能太快,必須等王自強部調離之后,他才能現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