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桑定睛一看,只見盒子內靜靜地躺著一幅卷軸。
那卷軸質地精良,隱隱散發出一股古樸的氣息。
巴桑和曼莉對視一眼,彼此眼中都露出驚訝之色。
兩人深吸一口氣,小心翼翼地伸出手,分別捏住卷軸的一端,慢慢地將其展開。
隨著卷軸一點點被拉開,兩人的心跳也越來越快,仿佛即將揭開一個驚天秘密一般。
終于,當整幅卷軸完全展現在眼前時,兩人不禁倒抽一口涼氣――竟然是一幅圣旨!
圣旨上的字跡龍飛鳳舞、蒼勁有力,透露出一種無上的威嚴。
落款處加蓋著一枚碩大而精美的白蘭國玉璽!
內容是用文文寫的,看得出來,和之前的筆跡是一致的,是老祖親筆所書。
開篇是幾行大字,內容翻譯成白話文,意思是:
此處生門,向前可到云州。
倘若是逃難,準!
倘若是偷襲云州,不準!
白蘭國北方活躍著基羅人、突厥人、匈奴人、韃靼人等,朕統稱之為北人。
南方大安朝人,朕統稱為南人。
北人未開化,兇殘至極。
他們掠奪成性,猶如蝗蟲一般,走到哪里,哪里就會被搶光、吃光。
南人勤勞、學識高,乃禮儀之邦。
白蘭國之心腹大患是北人,不是南人。
此生門一開,要么是白蘭國面臨滅國,從此門逃難;要么是出此門偷襲云州。
朕嚴厲告誡:朕之子孫,不得與大安朝開戰!
國破家亡時,從此生門去云州,向大安朝借兵。
倘若不能復國,歸附大安朝,絕不允許向北人投降。
巴桑看到這里,對獨孤沖由衷敬佩,這道圣旨其實是老祖遺詔!
現在生門已經開了,雖然和獨孤沖所預料的不一樣,但他判斷的有北人參與是對的。
西域老妖勾結北人,帶著色目人軍隊進入白蘭國,倘若沒有他們的參與,獨孤寶不敢發動政變。
巴桑再向下看,下面的字稍小一點,相當于是附件。
他看了開頭,差點想跪下拜讀,原來是一篇記載、分析北人的文章。
獨孤沖把北人的構成、分布、駐地做了詳細描寫,而這一點正是巴桑所缺乏的,他對于北方的葉根尼幾乎一無所知。
而葉根尼早就派了三山老鬼、蘇諾夫等人潛入昌興、大安朝搜集各種情報了。
獨孤沖寫到:
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之上,白蘭國的牧民們騎著駿馬,趕著羊群,向著北方逐水草而居。
然而,他們活動的范圍向北最遠的地方就是荒草灘。
荒草灘與三岔口相距約六百里之遙,當牧民們抵達這片土地時,發現再往北去,草原逐漸開始沙漠化,風沙漫天,水源稀少,牧草枯黃,不再適合放牧生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