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桑瞪大了雙眼,眼中滿是難以置信之色,因為天狼兵隊伍中出現一支特殊騎兵。
他的目光緊緊鎖定在白蘭國隊伍中的那支特殊騎兵身上,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震撼。
這支特殊的騎兵與其他士兵截然不同,他們身穿厚重的鎧甲,
從頭到腳被嚴密地包裹起來,只有雙眼露在外面,閃爍著冷酷而兇狠的光芒。
更令他驚訝的是,這些騎手不僅自己身著鎧甲,就連他們的戰馬也披上了同樣的鎧甲,
只有馬眼露在外面,如同鋼鐵巨獸一般,給人一種無堅不摧的感覺。
這是一支重甲騎兵,想不到白蘭國還有這樣的秘密部隊!
他盯著戰馬的盔甲,發現戰馬馬腿的鎧甲看起來像是藤條編制而成。
這種藤條鎧甲,比較輕,但能擋住箭矢。
戰斗中,戰馬是在高速跑動,即使向他們發射火箭也不可能引燃藤甲。
此外,這支重甲騎兵個個人高馬大,手上的兵器,都是馬槊,這可不是一般兵器。
馬槊的形狀類似于長矛,但比長矛更加粗壯和沉重。
它的桿身通常由硬木、竹子、牛筋等制成,長度可達3米以上。
槊頭則由鋼鐵制成,形狀多樣,有菱形、錐形、矛頭形等。
馬槊的殺傷力非常大,可以輕易地穿透敵人的鎧甲和身體,
馬槊的制作工藝復雜,成本高昂,
使用起來需要一定的技巧和力量,因而除了部分將領使用馬槊,一般士兵都不配馬槊。
呂巖溫見敵軍人多,連續打幾個手勢,整個大隊處于防守陣型,
因為兵力相差太大,他這樣做是對的,必須等沈克用的大軍趕到,才發動攻勢。
說話間,兩軍接近,虎賁軍戰士們一起射箭。
白蘭國天狼騎兵紛紛勒馬以避箭矢,可是有一支兵仍然在前沖,正是那支重甲兵,
箭矢射中他們的身上,一點事都沒有,戰馬腿上的藤甲也能阻擋箭矢。
弓箭的射程并不遠,戰馬一個沖鋒就到了。
呂彥溫手下的戰士無法再射箭,立即以小隊為單位,組成多個鴛鴦陣,阻擋敵人。
重甲騎兵的數量不多,只有兩個百人隊,他們沖上來,后面的白蘭國騎兵也跟著沖上。
兩軍正式短兵相接,刀劍相交,兵器亂舞。
呂彥溫戰斗經驗豐富,三個中隊防守重甲兵,三個大隊防守天狼兵。
他的大隊整體成收縮陣型,白蘭國騎兵雖多,但戰斗面小,也不能一起上。
巴桑等人在山上看得清楚,
呂彥溫大隊防守白蘭國騎兵一點問題沒有,可是面對重甲兵,卻異常吃力。
古代冷兵器中,主要分為兩大類,
一類是利器,比如刀、槍、劍等,是開過刃的,
另一類是鈍器,如錘、棍、鞭等,沒有開刃,但很重。
兩軍交戰,將士們都穿著盔甲,倘若是利器,想砍開盔甲還是比較困難的,
反而鈍器,猛擊時,對盔甲損壞更大,也可以直接讓對手造成內傷、骨折什么的。
當然,使用鈍器,需要比較大的力量。
虎賁軍的戰士們手持著彎刀和長槍,與重甲兵展開了激烈的戰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