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清正隨后進到房里,巴桑面授機宜,臨走時說了一句話:
“到歇馬鋪開一家分店!”
朱清正點點頭,主公要求在歇馬鋪開分店,必須照辦。
巴桑所說的歇馬鋪,就是距離昌寧城東門大約一百里路的一個地方,
這地方是個三叉交匯口,從長番國、大安國、白蘭國過來的商人必須要經過這里。
雖然歇馬鋪距離昌寧城只有一百里,也就是約合今天的五十公里。
倘若一個人騎馬奔馳,不要一個時辰就能到。
但商隊走路不像一個人騎馬奔馳,他們有的趕著牛車、馬車、駱駝,走得很慢,
甚至有的商隊心疼牲口,只是讓牲口馱著貨物,人在地上走,
他們走一百里需要的時間可想而知。
此外,昌寧城城門關得早,倘若急匆匆趕到,城門關了,那你就要在城外住一宿了。
所以,很多商隊下午到這里,一般都會選擇在歇馬鋪住一晚,次日早上再走,
久而久之,這地方就被稱為歇馬鋪。
在歇馬鋪的開客棧,生意并不差,
但有一點不好,偶爾會有流動馬賊光顧,只要來一次,客棧一年就白干了,
倘若商隊有損失,也會向客棧索賠,住你店里,你就要負責任。
所以歇馬鋪生意不差,但客棧并不多,之前還有三家,
現在只剩一家了,而且也有關門的打算。
朱清正接到命令,不是太擔心,他現在客棧生意在昌寧城也是小有名氣,
到歇馬鋪開分店,順理成章,沒有人會懷疑什么。
說干就干,次日上午,朱清正帶著賬房先生、一個伙計,騎馬到了歇馬鋪。
朱清正掃了一眼歇馬鋪,位置確實很好,
南邊有一座山,山腳邊有一條道通往昌康城,
其他三面都是草原大漠,中間有路通往大安、白蘭、長番國,確實是交通要道。
之前,巴桑帶著大家來昌興國時,因徐定山帶眾人去養馬峰,抄了近道,
并沒有走到歇馬鋪,所以朱清正沒有來過這里,但聽說過,過往客商談論的多。
這么好的位置,可是只有一家孤零零的客棧在營業,而且顯得有點破敗。
他帶著兩個手下走進去,一個伙計慢騰騰走過來,問要什么?
朱清正說想和你們掌柜的談談,賬房及時在邊上介紹,說這位就是昌寧城正大客棧的朱掌柜。
那伙計點點頭,去房間叫來一個老頭,自稱就是這家客棧的掌柜,姓韓。
朱清正笑瞇瞇說:“韓前輩,鄙人想在歇馬鋪開一家分號,特地來拜會你老”
韓掌柜眼睛一亮,“朱掌柜,如你誠心在歇馬鋪開店,我這家客棧轉讓給你如何?”
朱清正心中一喜,“當真?”
“當然,小老兒歲數已大,經不起風霜,早不想干了”
朱清正鄭重問:“你要多少錢?”
韓掌柜支支吾吾,說我還要盤點一下,才能說出一個數目。
朱清正的賬房先生噗嗤一笑,
“韓掌柜,還盤點啥,你這里所有資產加在一起不會超過一百兩銀子”
韓掌柜臉色一紅,說我的拴馬樁有的是鐵做的,
還有好多馬飼料、還有多少馬肉什么的等等。
朱清正手一揮,“韓掌柜,我是個痛快人,大家都是做生意的,給你兩百兩,怎樣?”
韓掌柜雙眼放光,激動得話都說不周正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