改天可以找她了解了解,要是營養不錯,也能試著采集一些看看能不能養殖。
不就是折耳根的味道?這是鞏州,鞏州人的家常菜罷了。
但小付不是鞏州人,所以語氣間對這個海毯菜頗為嫌棄。
這就讓海報基地的宣傳員不服氣了,也是不滿地嗤了一聲:“都這個時期了,吃飯還挑剔味道?能吃飽就不錯了吧。”
道理是那個道理,吃東西不該挑剔,但人就是會比較。會拿來和現在自己擁有的作對比。
海堡的600g食物和第一基地的800g食物,在數量上就先差了一截。再比較口味……
小付也回應了海堡基地:“我就問你,你們那些個海毯菜,能有南瓜味兒好吃?能有土豆味兒好吃?”
至于魚肉,根本不用比較,因為第一基地也有魚肉提供。唯一區別就是那個海毯菜。
海堡基地的人都不知道小付為什么會提起南瓜和土豆,有些莫名:“現在是天災時期,沒有那種東西。”
小付笑了:“誰說沒有的?”
海堡基地的女聲變得緊澀起來:“你什么意思?”
小付的語氣變得調侃戲謔:“所以啊,你們才剛來,不要急,還什么都不知道呢,就開始說話了?”
王涓風:“這人是誰啊,她好像還挺維護第一基地。”
喬雪君:“……她可能只是比較厭惡大海。”所以順帶對海堡也沒好感。
·
在電臺前,來幫忙宣傳著招聘消息的袁知意有些愣住。
無線電中這個女人的話是什么意思?
土豆?南瓜?
誰有土豆和南瓜?是天災前囤的嗎?這里是農村,難道說,這里曾經是什么南瓜生產基地,所以才有儲備量?
大約是這樣了。
袁知意又通過電臺開口:“無論天災前囤了多少糧食,都有吃完的一天,但只要海洋不干涸,就有我們的肉吃!有菜吃!這才是源源不斷的,可靠的食物來源!”
“不能只靠天災前的物資儲備,不能坐吃山空!”
小付又接話了:“你說的很對,但是,誰在坐吃山空了?你是說我們的土豆南瓜嗎?”
小付又帶了輕諷:“所以說,你們真的什么都不了解,就先開口說話了。”
袁知意心中惴惴不安,這些事情他們確實完全不了解,對方說對了。他們就是靠著經驗來判斷這邊的生活方式,畢竟,他們沿途接濟了幾百人啊,大家都是一樣的啊!這都是經驗之談!
袁知意按下這個話題,轉而宣傳道:“食物供應我們有,但更加特色的,是我們的魚皮大衣,這個是別的地方絕對沒有的保暖手段!”
.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