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送秦王去三清山?王相覺得他會安生待在三清山嗎?”
齊王朱歡的眸子微微轉動。
“就算秦王安分守己,那群心中懷揣著‘正統’的官員,會讓他一輩子待在三清山?”
楊帆、王星辰、畢厷、田文、鄭龍……
他們每一個人只要肯低頭,官照當,富貴不會少,可他們寧肯死也不屈服!
為何?
因為皇帝朱晟將皇位傳給了朱玉,在那群人的心里,“正統”、“大義”比命還要重要!
朱玉一日不死,他們內心的火苗就不會熄滅。
朱歡可不想一輩子活在惶恐之中。
王瑾聞上前一步,嘴角含笑:“殿下,讓秦王去三清山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,等局勢穩定,您坐穩了皇位,還會有幾人關注秦王?”
“到那個時候,山中出現了天災、人禍,導致秦王殿下不幸‘遇難’,順理成章。”
齊王朱歡眼底的殺氣漸漸隱匿。
他一揮衣袖,坐在了龍椅上,道:“秦王有了安置的法子,但其他人呢?”
“別忘了,天牢里面還有大將軍常茂、刑部尚書,以及左都御史。”
王瑾猶豫片刻,拱手問道:“敢問殿下想如何處置他們三人?”
齊王朱歡想都沒想,道:“大將軍常茂,革職在家中自省,刑部尚書張郃貶黜往嶺南,左都御史楊蓮降職。”
這三位重臣死都不肯在文書上簽字,朱歡早就惱怒極了,恨不得宰了他們!
王瑾猜到了齊王朱歡會這么說,他拱了拱手。
“殿下,大將軍常茂掌控天下兵馬,門生故吏遍布軍中,貿然革職恐怕不妥。”
常茂威望太高,沒有合適的理由將他革職,讓天下的武官們怎么想?
“刑部尚書張郃,品行高潔是清流領袖,無端將他降職貶黜也是不妥的……”
聞,齊王朱歡眉頭緊蹙:“按丞相這么說,三個人一個都不能動?”
王瑾卻是搖頭笑道:“不!這三個人可以動,但動的時間、方式各有不同。”
接著,王瑾給齊王朱歡分析起來。
“首先,大將軍職位常茂坐了許多年,貿然動不利于穩定大局,所以不如殿下您抓住機會,控制住京城的兵權!”
“京城四周的軍隊,無非京軍、西園軍、羽林軍,以及五城兵馬司。”
“京軍大營的統帥由天子親封,您登基后可令秦蜀將軍掌控京軍大營,羽林軍有呂蛟將軍掌控。”
“至于五城兵馬司,本就沒有多少人馬,只負責巡邏京城,殿下愿意動就動,若不愿意動,諒五城兵馬司也掀不起什么波瀾來。”
王瑾分析局勢清晰明了,如數家珍。
“至于西園軍,與秦王交好的李成梁、徐川、邱真三人需要除掉,不過此三人是先帝親自冊封的,還不好動。”
“殿下可以命丁昌為指揮同知,僅次于李成梁,再帶上三人替換秦王舊部,如此以來,西園軍一舉一動都在殿下您的眼皮子底下。”
齊王朱歡若有所思,點了點頭:“還是丞相思慮得周全,如此一來,就算大將軍還在其位,本王也可以高枕無憂了。”
王瑾含笑,又說道:“殿下,老臣向殿下推薦一人,鎮守紫荊關,在內有大軍,在外守住紫荊關,殿下才是真的高枕無憂。”
朱歡心情極好,當即問道:“哦?王相要推薦何人?”
王瑾微微一笑:“老臣推薦兵部尚書司寇之子——司宇,司大人為了殿下您的大業來往燕云與京城,殫精竭慮。”
“他兒子去了嶺南身子骨一直不好,司宇是司寇大人的心肝,請殿下讓他歸中原吧!”
朱歡還以為是什么大事,他沒有絲毫猶豫便大手一揮:“司大人營救本王有功,理應賞賜,準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