栗先生之利,與個人之利有多少,與普羅大眾之利有幾何?香江屋貴,無居者數不勝數,棺居者不勝枚舉,栗先生身懷巨利,可曾想過香江之利?
第二問,栗先生之信從何談起?
故鄉信任,土地低價交付,歷時三十年,一地雞毛,栗先生之信何在?
第三問,栗先生心中可曾有義?
國家民族,為大義!
商者,國之寶也。
但商眼中要有國,要胸懷大義,才能算是國之寶也!
利盡歸己、背信棄義,試問栗先生配為國寶嗎?為哪國之寶?
雄文一出,震驚四方。
不止是文章內容極其犀利,三問直擊栗先生的要害,將對方那所謂商者,國之寶也的論調,批判的狗屁不是,直戳肺管要害。
眾人所震驚的,更多的還是在于沒有人想到安江針竟然真的以署名之文,在同樣的陣地向栗先生的話給予了還擊。
這樣的情況,在過往的時候,可是從不曾發生過的。
要知道,過往大家對于官員的印象,都停留在極為克制、保守,不愿意惹上任何事端,遇到事端也都會淡化處理的固有印象上。
如安江這般,當面鑼對面鼓,直接給予還擊的情況,還真是前所未見。
但別說,這么做,雖然上了輿論的熱潮,也有人對安江的話進行了逐字逐句的抨擊反駁,可是,更多人對安江的話以及安江這么做的態度是給予了支持和贊賞,認為這是一種進步的表現,不再做沉默的官僚,而是做敢于面對質疑的官員。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