廬州能有今天這樣令人矚目的發展成果,紀維民絕對是功不可沒,根據這段時間查看皖南的材料,安江發現,紀維民在皖南群眾中間的口碑極好,廣受贊譽。
這樣的能吏,無論對賀家,還是對當地經濟的發展來說,都是極有益的,畢竟,俗話說得好,一將無能,累死三軍,只有領頭的將有能力,才能讓一地蒸蒸日上!
“小安,說完了別人的事情,也要說說你的事情!此去廬州,你要戒驕戒躁,切不要因為提拔,就生出些別的念頭!說老實話,我有過擔心,擔憂這種拔苗助長式的提拔,不利于你的健康成長,但是經過審慎考慮,除了你之外,沒有更合適的人選!寶平倒是可以,但他的情況,不適合去皖南勞心勞力,我怕他撐不住……”賀思建話鋒一轉,語重心長道。
如他所,安江實在是太年輕了,甚至若是此番去了皖南,那就年輕的有些過頭了。
這種情況,別說是今天,就算是過去,都是極為罕見的。
也就是領導對安江的印象還不錯,再加上安江的工作能力也在那里擺著,才算是沒有遇到什么阻力,能夠順利的把此事給推行了下去。
可是,外部阻力沒有,但賀思建擔憂這次提拔,會讓安江的路太過順利,生出驕矜浮躁之心,這樣的話,對安江未來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。
而且,安江其實不需要廬州市市紀委書記這個正廳級的位置,他完全可以繼續在齊州做他的市委副書記,尋找機會,升任市長,甚至直接成為市委書記,現在去廬州,等于是繞了彎路。
當然,還有另一個緣由,其實安江現在不適合走得太快,現如今,安江身邊與他處在同一起跑線的這些人,哪怕是年輕一些的,都是四張開,奔六的也不是沒有。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