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齊魯這些地方的縣城,財政收入的結構十分單一,主要是依靠土地財政、稅收及轉移支付,在土地財政出現問題時,稅收以及轉移支付是不足以維持花銷的,會導致出現嚴重的收支不平衡問題,甚至是極端的收支不平衡問題。
也就是現在轉移支付還沒出問題,而且一直在強調保民生、保工資、保運轉,進行了輸血,延緩了爆雷的問題,可是,沒有了生命力,靠輸血來過日子能堅持多久呢?
而且,經濟發展不起來的縣城,人口基本上都是處于流失狀態的,年輕人紛紛外出,有能力的,離開之后就在外面站穩腳跟,不愿意再回來,留下來的,大多都是老弱病殘,老齡化和空心化的問題極為顯著,也就是農村人口占大多數,農民的養老金極為微薄,才沒有因為老齡化的緣故,導致經濟問題雪上加霜。
他很擔心,未來情況環境差一些的縣域,會淪落到只剩下“公仆經濟”的情況,也就是只有那些有著穩定職業、穩定收入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以及退休人群,才會產生消費,到時候,經濟環境會越來越差,矛盾會越來越劇烈。
郡縣治,則天下安。
若是郡縣不治呢?
而就他所見,現在齊州縣域的官員們明顯是沒有這種意識的,又或許是已經發現了,但是為了政績,故意忽視掉了這些情況。調研過程中,有不少干部在他面前,還是不斷放出海口,說要興建多少多少的產業園區,開展多少多少的棚戶區改造。
但就安江所想,這些行為絕對是存在大問題的,他們的經濟根本支撐不起來這么大的盤子,甚至有些建起來,都是建設重復資產,增加債務風險。
這個時候,意味著基層的干部必須要放下政績觀,真正的拿出責任和擔當,努力去想辦法化解即將到來的風險,或者去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