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天林沒說錯,這些確實都是工作筆記。
就拿安江現在手里現在的拿的這一本,是杜天林在十四里鋪鄉擔任鄉長時候寫的,這不是什么日記,而是純粹的工作情況,做過什么工作,對于工作的分析,以及一些調研的詳細資料。
安江粗略的翻了翻,發現杜天林的足跡遍布了十四里鋪鄉的每個地方,每個村子的具體情況,都被他詳盡了寫進了筆記本里,而且還寫了一些他對這些村子情況的感想,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思路。
都是一些很實際的內容,沒什么大吹大干,都是在思考能用什么樣的舉措,因地制宜,讓已經空心化的村子里的老人們,怎么樣才能夠把日子過的好一些。
筆記中,安江尤為認同杜天林寫下的一句感慨――
我們把鄉鎮經營好,不是希望走出大山的人們再回來重復老一輩人的生活,走出大山,便不要再回來!
我們做這一切,是給進入城市之后,孤立無援的他們留一條退路,讓他們在外面不管做什么事情時,都知道哪怕在外面過得不如意了,也還有一個還算不錯的去處,能夠做事時心里都能有底氣,可以在外面更放心大膽、心無旁騖的打拼扎根!
走出大山,還要再回來嗎?
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!
城里的人看山鄉,會覺得這里一切都很好,但只有長久生活在山鄉的人,才明白生活在這里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滋味。
山里的孩子,能夠走出大山,扎根城市,必然都是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,既然離開了,那么便沒必要再回來。
可以不忘本,可以年節時回來看看,但不必再在山里生活。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