姜皓文的想法是,接下來在爭賠償的過程中,如果秦東旭或者許如超出了更大的力氣,甚至起到了關鍵作用。
到時候就算高卓臉皮再厚,也不好梗著脖子把學校放到其他地市。
高卓也認為這個時候和姜皓文爭長短,不是明智之舉,也沒啥大意義。
于是點頭道:“書記說的對,學校放在哪兒是我們內部問題。”
“到時候無論放在哪個市,都是手心手背的事兒。”
“當務之急,是先逼迫山口家族,同意我們的條件!”
其他常委也紛紛點頭,表示支持。
眾人很快統一意見。
會議結束后,姜皓文把副書記燕川單喊到了自己辦公室,向他交接了一下工作。
與此同時,高卓也把常務副省長陶一豪喊到了自己辦公室。
陶一豪一屁股坐下便發牢騷道:“省長,姜書記對秦東旭偏向的也太厲害了!”
“誰看不出來,他要把這個學校放在水南市,就是在給秦東旭送政績?”
“怪不得有傳說,秦東旭是姜書記失散多年的私生子。”
高卓笑道:“沒有證據的話你可別胡說!”
“其實我們得承認,姜皓文這么做沒毛病。”
“畢竟和生環會的這場明爭暗斗,都是秦東旭在推進。”
“要想改變這個局面,提高我們的話語權,我們只能在后面的工作中,做出更大的貢獻!”
“我下午就和姜書記一起進京活動,政府這邊事兒你給咱頂起來。”
陶一豪精神一振,道:“省長放心,我會守好家的。”
“有情況我會第一時間給您匯報。”
高卓點點頭,和陶一豪交接了工作。
當天下午,姜皓文和高卓便聯袂飛往上京市,分別展開公關工作。
兩人都想在未來的校址選擇上拿到更多的話語權,所以,兩人都卯足了勁兒,幾乎動用了所有能動用的人脈關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