杜晴晴發動所有的腦細胞,努力的猜測著孔英林一番話背后的意思,梳理著里面隱藏的邏輯。
孔書記既然選擇把事情告訴自己,那肯定就是希望宣傳部介入,不然他根本不用告訴自己。
就像當初秦縣長去實地調研,根本就沒和自己打任何招呼。
想起了秦東旭,杜晴晴就豁然開朗,徹底明白了孔英林的想法。
老孔同志不是不想讓記者跟著,而是不能讓記者跟著。
因為他要對標秦縣長!
秦縣長之前去實地考察的時候,沒有帶記者,他如果帶了,豈不是就落了下乘?
到時候老百姓會不會說,看吧,秦縣長來考察的時候,都不帶記者,孔書記來考察,竟然帶了記者!
這肯定是作秀啊!
秦縣長那種才是實實在在為老百姓做實事啊!
這樣的輿論一旦冒出來,孔書記的這次蹭熱度,摘桃子的行動,就算是失敗了!
而且還會有很嚴重的負面作用!
想明白這一點,杜晴晴就知道怎么操作了。
不讓記者跟著,并不等于不宣傳。
偷偷的宣傳,打槍的不要,就可以了。
只是她的內心開始有些鄙視孔英林了。
明明是想給自己歌功頌德,卻又不敢公開操作,這不是典型的又當又立嗎?
太虛偽了。
但她臉上的笑容卻絲毫沒有減少,對著手機說道:“書記,我明白您的意思。”
“您看這樣行不行,我找個靠得住的送水司機,明天讓他以旁觀者的身份,用手機記錄下您實地考察的經過,然后發到網絡上。”
“然后我們再想辦法幕后推廣,行不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