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足夠多的新品電器,華夏代表團就有了更多的底氣出去跟國外那些人談生意了。
因為梁喬喬事先跟田老討論過,他們這些商品都是時下最先進、品質也最優的,所以要出口到外面肯定不能太便宜了。
如果賣不出價錢,那就寧可不賣,拿回來本國自己用。
絕對沒有出口產品反而比在國內賣得便宜的道理,以他們國內的龐大市場,目前的生產力還不夠滿足內銷呢,出口那一塊兒她覺得是真的不用急。
按照他們的進度,接下來有的是國外商家哭求著要進貨的機會。
田老覺得她說得有道理,只是他畢竟不太了解行情,還是得讓她這個首創者來鎮鎮場子好一些。
于是,開定價會的時候,他怕自己一個人搞不掂,還特地讓張建華開車去把梁喬喬給拉了過來一起聽會。
雖然第一次參加這種會議,但梁喬喬絲毫不慌,并且提前用ppt制作好了會議要點,想著實在不行就自己出面給定價團隊來一點震撼式的演說。
她看過網絡上的各種新老舊帖,知道這個年代的人思想相對閉塞一些,所以對國外的未知領域總是懷抱著一種想親近又怕親近,畏懼又崇拜的心理。
可能也是因為國人窮的時間太久了,偶爾聽到或看到別人宣揚國外有多好多好,就忍不住心生向往。
想想改革開放之后,國內涌現出來的一大群崇洋媚外、漫天夸贊“外國的越亮比較圓”的人,梁喬喬就覺得這種歷史絕不能在她眼前重演。
后世的歷史她沒有辦法改寫,但這個世界的歷史她是有能力扳正的,所以能避免的彎路,她都想讓還處于積弱中的華夏盡量避開。
這就是她打算在會議上先給即將出國的代表團打一針,也算是給他們吃點定心丸的原因。
這場主要由政府人員參與的定價會,選在梁喬喬親自修整過設備的一個小會議里召開。
會議開始之后,梁喬喬就坐在田老的下手邊,看起來一點兒都不打眼。
與會人員都沒有太注意到她,還以為只是一名打雜的工作人員而已。
會議進展到討論階段時,現場十分熱鬧,與會人士的嗓門一個比一個大。
梁喬喬從一開始就沒作聲,只是坐在位置上默默地旁觀著。
聽了半天會下來,她也算是看出來了,代表團內有三四種聲音,各不服個,都想壓過對方呢。
這種職場文化,自古到今都有,她不但親身經歷過,電視電影和短視頻里也沒少刷到,對此并不覺得奇怪。
田老似乎也十分習慣了會場的這種氣氛,看到她不急著開口,便也靜坐著等下面的人討論個夠。
為了參加今天的會議,梁喬喬是特地請了一天的假過來的,所以她不急,至少有一整個白天的時間陪他們耗。
不過,趁著那些人口沫橫飛的時候,梁喬喬還是悄悄拉了拉田老的衣袖,跟他咬耳朵:“田爺爺,我覺得這群人都不靠譜,我們國家就沒有其他的拿得出點手的人了嗎?”
黨爭在什么時候都是存在的,只是把關注點全都放在黨爭上,這群人真的能為民謀利嗎?
她開始懷念后世時看到的那些,面對國外媒體也態度強硬的國家官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