段一凡并不認為自己承諾一年內為回龍鄉招商引資五千萬是夸海口,回龍山就是一座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寶藏,只要加大宣傳力度,提高知名度,就一定能引來有眼光有實力的投資商。
而在宣傳報道這一塊段一凡還是有些資源的,憑借上次那篇《半張借條的故事》的報道,他和江南省日報還有江南晨報都搭上了線,有這么好的宣傳資源不用豈不是浪費?
他先聯系了《江南日報》的謝思燕,把自己想通過宣傳回龍鄉吸引投資商來回龍鄉投資的想法說了,謝思燕卻表現得有點猶豫,說這事她做不了主,要請示華社長才行。
段一凡也沒多想,江南日報是黨報,像這種新聞選題肯定是要華時針點頭的,他上次發的那篇《半張借條的故事》的報道也算是幫華時針露了臉,而宣傳回龍鄉也很切中當下扶貧幫困的宣傳主題,這種惠而不費的事華時針應該不會拒絕。
可沒想到謝思燕去請示華時針卻被華時針訓了一頓,說《半張借條的故事》的新聞熱點已經過了,現在宣傳回龍鄉就是炒現飯,毫無新聞價值,而且像這種帶有目的性的宣傳報道怎么能上黨報呢?
段一凡被當頭澆了一盆冷水,只能把希望寄托在《江南晨報》的瞿致遠身上了,瞿致遠的態度就明顯熱情多了,段一凡撥通瞿致遠的電話,還沒自報家門,瞿致遠就高興地大笑道:“一凡老弟,咱們倆可真是心有靈犀一點通啊,我在我們報社搞了一個內部募捐,湊了十萬塊錢給謝老英雄立紀念碑,我剛準備給你打電話呢,你的電話就來了,哈哈!……”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