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...
此時此刻。
凌霄寶殿。
殿中云霧繚繞,仙光自生,一派清凈祥和。
高踞于龍椅之上的,正是三界主宰,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。
只是此刻,他并未端坐于御座正中,而是稍稍側身,以示對身旁客人的尊重。
在他的下首,左右各設一尊寶座。
左邊寶座上,坐著一位鶴發童顏,氣息無為,與周遭天地融為一體的老道,正是太清圣人,太上老君。
右邊寶座上,則是一位面容肅穆,神情威嚴,周身有玉清仙光流轉不休的中年道人,正是玉清圣人,元始天尊。
當那道祖合道,紫霄宮隱去,鏡中景象最終消散的剎那,南天門外的眾仙官佛陀,尚且跪伏于地,不敢起身。
這凌霄寶殿內的三位至尊,卻只是不約而同地,對著那水鏡消散之處,微微稽首,行了一禮。
禮畢,殿中那份肅穆的氣氛,便悄然散去。
太上老君拿起手邊的紫砂仙壺,悠然地為自已與元始天尊各斟了一杯仙茶。
元始天尊亦是拿起茶盞,輕輕吹了吹那氤氳的熱氣,面上那份萬古不變的威嚴,也化開了些許。
玉帝見狀,臉上露出一抹恰到好處的笑容,語之中,帶著幾分發自內心的感慨:“唉,遙想當年紫霄宮中聽講之景,恍如昨日。未曾想,自老師合道至今,已是過了這般多無盡的元會了。”
“說來慚愧,二位圣人當年在蒲團之上參悟大道玄妙,朕與瑤池,彼時不過是侍立在老師身旁的兩個道童。”
“每日里想的,也無非是何時該添香,何時該奉茶,何處的燈芯該剪了,何處的塵埃該拂了。”
“于那高深的大道,是一句也聽不懂,一竅也不通的。”
“如今想來,那段時日,雖是懵懂,倒也無憂無慮,遠不像今日這般,要為這三界俗務操勞。”
“這三界主宰之位,看似尊崇,實則是個苦差事。”
“坐在這位置上,才知曉老師當年的不易,也才明白,二位圣人為何不愿沾染這凡塵因果了。”
玉帝這一聲感慨,說得是情真意切,倒也不全是場面上的客套話。
他本是道祖座下金童,那紫霄宮中的一草一木,于他而,便是故園之景。
如今隔著一面鏡子重溫舊事,心中那份滋味,自是比旁人要多上幾分復雜。
當年那個在紫霄宮中,連大氣都不敢喘一口的小小道童,如今也已成了統御三界的昊天上帝。
歲月流轉,物是人非,便是圣人,也難免有此一嘆。
太上老君聞,只是將那茶盞端在手中,用杯蓋輕輕地撥了撥浮在水面上的茶葉。
他身邊的元始天尊,卻是緩緩將茶盞放下,發出了一聲極輕微的響動。
“逝者如斯夫,不舍晝夜。”
“時光流轉,本就是天道常理。陛下又何須為此傷懷?”
玉帝聽了,心中不由得苦笑。
二位師兄早已是萬劫不磨的圣人之尊,自然能將這等開天辟地的大事視作閑棋。
可我這三界之主,坐在這凌霄寶殿之上,每日里要處置的,卻盡是些由這盤棋局衍生出的瑣碎因果。
南天門外此刻已是亂成了一鍋粥,那滿天神佛,一個個嚇得道心不穩,體面全無,這爛攤子,終究還是要我來收拾。
他這念頭在心中一轉,面上卻不敢露出分毫,只是順著元始天尊的話頭,恭敬地應道:“師兄說的是。是朕著相了。只是方才見那鏡中舊景,尤其是那紅云道友的一段因果,實在叫人心中五味雜陳,不勝唏噓。”
提起紅云,元始天尊那素來威嚴的臉上,竟露出了一抹極淡的譏誚。
他端起茶杯,卻不飲,只是看著那茶水中沉浮的葉片,淡淡道:“紅云之事,有何可唏噓的?德不配位,必有災殃。此乃天數。”
“那鴻蒙紫氣,乃是成圣之基,何等貴重?豈是尋常福緣所能承載的?”
“他紅云不過一介散修,既無至寶護身,又無強援為盟,偏生性子又是個不知收斂,濫施善緣的。”
“得了這樁天大的機緣,非但不思隱匿潛修,反倒四處招搖,唯恐天下人不知。”
“這等人,便是沒有鯤鵬,沒有帝俊,日后也必會因旁的事端,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。”
“說到底,是他自已的癡愚,害了他自已。”
“怨不得旁人,更怨不得天道不公。”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