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人或許可以說,陸凡在翠屏山,最終沒能幫他重塑金身,此事便算不得恩。
陸凡自已,或許也從未將那一個月的香火,當作什么了不得的功勞。
可他哪吒不能這么想。
他記得分明,陸凡為了給他重塑金身,日日奔走,夜夜祈禱,整整一個月,風雨無阻。
便是后來回鄉救母之前,還不忘尋一塊泥巴,為他捏一尊簡陋的神像,鄭重其事地拜了三拜。
未能成事,非是不為,實是不能也。
是凡人太過弱小。
這其中的情分,他哪吒認。
他向來如此。
東海龍王逼他,他便抽了龍王三子的筋。
李靖辱他,他便追殺千里,不死不休。
師尊與母親護他,他便永世感念這份恩情。
恩怨分明,有恩報恩,有仇報仇,這便是他哪吒的道理。
如今,對陸凡,亦是如此。
一個念頭,在他心中清晰無比地立了起來,再無半分動搖。
今日,無論如何,定要保下陸凡!
這斬仙臺上,一時間靜得有些可怕。
方才那番唇槍舌劍,已耗盡了眾人所有的氣力,如今只余下這沉甸甸的靜默。
見他久久不發一,佛門陣中,凈念菩薩終是按捺不住了。
他向前一步,合十一禮。
“三太子殿下。此案之是非曲直,經三生鏡映照,與方才兩番辯論,早已是昭然若揭,再明白不過了。”
“天條在上,佛法在旁,斷無徇私的道理。”
“非是我佛門與此子有何私怨,定要置他于死地,實是為三界綱紀,為天道正朔,不得不如此。”
“陸凡此獠,不孝不義不仁,三罪并罰,樁樁件件,皆是鐵證。”
“殿下身為主審,代天行罰,當以天心為心,以法度為繩尺,論其罪,正其法,方不負玉帝所托,不墮天庭威嚴。”
“豈能因一時之觀感,些許之私情,而亂了這萬古不易的規矩?”
“還請殿下早作決斷,將此魔頭明正典刑,以安三界,以儆效尤。”
這話一出,佛門眾人皆是點頭稱是,那一道道目光,便又多了幾分審視的意味。
截教那邊,財神趙公明聽了,當即便是一聲冷笑。
“凈念菩薩這話,說得好聽,卻未免太不將人情放在眼里了。”
他撫著長髯,亦是朗聲道,“天條固然森嚴,可天條的根本,不外乎一個‘理’字。”
“人心里的公道,便是最大的道理。他陸凡為何殺人?為何尋仇?這前因后果,鏡子里照得清清楚楚。人家好端端一個家,被你們佛門那兩個不肖之徒,伙同凡間惡霸,害得家破人亡,父母慘死。”
“他若不報此仇,還是個人子么?如今仇報了,他也自刎以謝罪,這樁因果已是了得干干凈凈。”
“你們反倒要將他打入九幽,永世不得超生。這天底下,可有這般不講理的規矩?”
“三太子是何等樣人,我等雖不深交,卻也素有耳聞,是個恩怨分明、性情剛烈的真英雄。”
“想來殿下心中,自有一桿秤,能稱得出這人情與法理的輕重。”
“莫要被這起子滿口慈悲、一肚子算計的人給蒙蔽了!”
截教仙班里,立時便有數人出聲附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