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悟空正抓耳撓腮看得起勁,冷不防成了全場的焦點。
他愣了一下,隨即咧開嘴,對著眾人揮了揮手:“看!繼續看!都看俺老孫作甚?俺老孫臉上又沒長花!”
他嘴上說著不在意,心里卻泛起了嘀咕。
五行山下那五百年,是他一生中最晦暗的時光。
那段記憶,他從不愿主動提起。
給他送吃的?
他仔細回憶,五百年間,除了奉觀音法旨看守他的山神土地,就只有一個牧童,曾經摘了些桃子給他。
那個牧童,后來在他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曾遇到過,早已輪回轉世,絕不可能是眼前這個陸凡。
這家人......
難道閻王這水鏡出錯了?
他心里犯疑,卻沒有說出口。
畢竟被壓了五百年,不是什么光彩事,嚷嚷得人盡皆知,平白讓人看笑話。
凈念菩薩的臉上,保持著那份慈和。
孫悟空被壓山下的情況,西天了如指掌。
他很確定,歷史上并沒有這么一戶農家成功送飯的記錄。
想必是這家人只是動了念頭,或者在半路上就因為畏懼而放棄了。
再者,就算他們真的送了。
一飯之恩,又能如何?
如今的孫悟空是斗戰勝佛,是西天佛門的人,難道還會為了凡人的一頓飯,就跟整個佛門翻臉不成?
不可能。
他穩坐釣魚臺,示意閻王繼續。
光幕之中,畫面仍在繼續。
少年陸凡聽完父母的話,眉頭緊緊皺起。
他指了指空了一半的米缸,又指了指父母干裂的嘴唇:“爹,娘。我們自已都快沒得吃了。真的還要把糧食分給一個素不相識的猴子嗎?”
他的話很現實,也很殘酷。
在生存面前,善良是一種奢侈。
陸凡的父親沉默了,他看著兒子清秀而認真的臉,長長嘆了口氣。
他把粗糙的大手放在陸凡的頭頂,緩緩地說道:“凡兒,爹知道你懂事。”
“可是啊,我們是窮,但心不能窮。眼睛看見了別人受苦,明明能伸把手,卻因為怕自已吃虧就扭頭走開,那跟禽獸有什么區別?人活著,要是連一點熱乎氣兒都沒了,那比餓死還難受。”
陸凡的母親也走了過來,摸著兒子的臉頰,柔聲說:“是啊,孩子。幫人一把,求的不是回報,求的是自已心里能過得去。那個猴子,不管他是精是怪,他喊餓,我們就不能當沒聽見。”
簡樸的農家院落里,父母二人用最樸素的語,教給了少年最深刻的道理。
在場的眾仙,特別是那些從凡人一步步修煉上來的,或是曾參與過封神之戰,親歷過人間疾苦的神將,感觸最深。
在凡人命如草芥的凡間,一份糧食,就是一條性命。
愿意從自已口中省出活命的糧食去救濟一個素不相識的精怪,這份善良,純粹得令人動容。
“這陸凡的父母,倒是真正的良善之人。”一位須發皆白的老仙官感嘆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