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完飯,蕭遙就帶著錢慧和孩子們去看爐子。
這爐子說穿了就是現代的烤箱,中間是鐵箱,上下可以放煤炭。
蕭遙讓朱大哥做了兩個,還做了一個燒烤架,準備中秋給孩子們燒烤。
“三嫂,水蓮姐,我需要的材料齊了嗎?”
蕭遙詢問道。
“齊了,大嫂昨天就準備齊全了!”錢慧招呼著何水蓮抬了兩張桌子放在院子里。
阿梨和楊霜見狀,也趕緊上去幫忙。
姜小滿把面和木盆搬了出來。
“小霜和面……蕭鈺你帶著溪姐兒她們幾個把咸鴨蛋去殼,蕭中宇,蕭中榮你們兩力氣大,就和小叔叔去研磨花生米!”
蕭遙給不止給大人分工,給孩子們也分了工。
羅秀萍和關芷,錢慧,甚至徐曉蘭都沒心疼孩子。
這種親自動手的事,在蕭家已經司空見慣。
徐曉蘭開始還不習慣,總覺得孩子們還小,她也能做事,何必讓孩子們這么小就吃苦。
所以有兩次看到自家孩子跟著去做事,她還搶著去做。
她夫君蕭立安看到了,晚上等孩子們睡了,就對她道。
“曉蘭,讓孩子們親自動手,是培養他們動手和思考的能力,你想想,在京城的時候,宇哥兒他們和源哥兒有什么區別?都只知道念書玩耍,可現在,宇哥兒幾人都比源哥兒懂事,會思考!”
蕭立安耐心地道:“有些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,比如他們養小雞,鴨,就學會了打掃衛生,你看,源哥兒和彤姐兒,住的房間,衣服都學會了自己收拾!這種自律不只是生活,以后為官做人什么的都是益處……”
“而動手帶來的思考益處就更是數不勝數了,比如四妹,如果不學醫,就不知道藥材可以做催淚彈,可以做蚊香……”
蕭立安推心置腹的一番話,觸動了徐曉蘭。
她之后觀察了大房的幾個孩子,勞動不叫苦,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,各抒己見,還互幫互助。
這樣的凝聚力根本不是京城那些孩子能比的!
而她兒子蕭中源和女兒蕭彤,在她放開不約束他們,和這幾個孩子接近后,也被他們影響學了很多東西。
特別是蕭彤,就在和他們玩耍中表現出驚人的計算能力,讓幾個孩子都羨慕不已。
所以徐曉蘭之后就接受了讓孩子們自己的事自己做,對蕭遙安排他們勞動,也不會有怨。
“大姑姑,我們做什么吃食?”
溪姐兒還小,跟著蕭鈺剝咸鴨蛋有點笨手笨腳,可還是一小點一小點地剝,她邊剝邊問道。
蕭遙笑道:“我們今天做月餅和面包,晚膳再做幾只烤鴨給你們加餐!”
這次蕭中宇都忍不住了,驚喜地叫道:“大姑姑,你還會做烤鴨啊!”
京城也有烤鴨,蕭中宇他們都吃過。
可從流放,這道菜他們已經很久沒吃過了。
被蕭遙一說,蕭中宇想想那滋味,口水都要流出來了。
別說孩子們,就連錢慧這些大人都饞得不行。
羅秀萍笑道:“之前四妹讓我買鴨子回來,我還想著能吃燜鴨都可以解饞,哪想到是做烤鴨,四妹,你要做出來,下次的鴨子我拿私房錢買了請客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