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后白榆回到了前院偏廳,進一步做詳細規劃。
這個關系到白家的格調,相當于對白家進行整體升級改造了,所以很重要。
改造之前,白家布局就是普通中產格調,改造完之后,就稱得上大戶人家了。
然后下面的任務就是往院里塞人,門客、家丁、婢女、侍妾都需要補充。
再加上還有必要的工程改造,又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
手里的六七百兩肯定不夠用了,所以當前要緊的任務又變成了撈錢。
這就讓白榆感覺,穿越以來似乎陷入了一個循環。
缺錢,想辦法撈錢,升級生活,缺錢,想辦法撈錢,升級生活,缺錢......
大概這就是人類的劣根性吧,白榆也無力反抗人性本能。
穿越之初,白榆還想著,如果兜里有幾百兩,再有一處獨門獨院,就可以一輩子躺平了。
結果不知不覺,還是過成了現在雞飛狗跳的樣子。
白榆坐在前院偏廳,正思考到人性和哲學問題時,白爹和白家體系里唯一文化型下屬甄智走進了院落。
白爹對白榆說:“你說過,你我換了位置后,我去當百戶,你去慈善基金坐鎮,這些日子也不見你去打理。”
白榆答道:“實在太忙了,抽不出太多時間,何況那邊有甄先生坐鎮,也沒什么大事。”
白爹嘆口氣,“其實我要說,幸虧你沒去。現在確實沒大事,但都是壞事。”
白榆看向甄智,“這是怎么了?”
甄智無奈的說:“白大官人你投靠小閣老嚴世蕃的消息,在街坊傳開了。
百姓們都不愿意和慈善基金打交道了,捐獻就更少了,慈善基金的總體收入銳減。”
白榆愣了愣,嚴黨的副作用這么大嗎?如此不得人心嗎?
甄智說:“過去大官人你歲數小,可能很多事情都記不清了。
就拿前幾年來說,嚴首輔干兒子趙文華主持正陽門工程,他就在我們這片大量征發差役。
結果都被趙文華拉去強迫修他自己的宅邸了,還踏馬的不給工錢,還要自帶干糧。
近些年大工程大都是嚴黨把持,類似的糟爛事情有很多,你說百姓對嚴黨能不深惡痛絕嗎?”
白榆:“.....”
自己看來還是要低調點,不然跟著嚴黨混,這民間形象堪憂啊。
“大官人你說現在如何是好?”甄智問道。
白榆苦惱的說:“我也沒在家里耀武揚威啊,誰把我的消息傳開的?”
甄智回答說:“你買了左鄰右舍兩處好院落,關于你的消息能不傳開嗎?
百姓大概都認為,你跟著嚴黨混,肯定貪了很多錢,他們還給你捐錢不是有病么?”
白榆無語,對白爹說:“還不是你說出去的,現在麻煩了!
搞慈善基金非常注重形象包裝,名聲差了就搞不動,因為沒人捧場了。”
白爹嘀咕說:“過去的就過去了,就說現在應該怎么辦吧?”
白榆想了想后說,“我所能想到的唯一辦法就是換個合格的前臺人物,我們只在幕后管理。
就是從哪去找這么個人?形象好,我們能信得過,還要能配合我們。”
甄智又迅速補充說:“不要找你們姓白的親戚,與你們切割開。”
三人想了一會兒,都沒想到什么頭緒,只能慢慢來。
甄智說完事情走后,白榆又對白爹說了下家中的升級改造規劃。
別的白爹沒什么意見,就是聽到說要請個門客西席,就皺眉道:
“門客西位都是讀書人,價碼不便宜,聽說每年要幾十兩。
這么昂貴的門面擺設,我家真有必要請一個?”
白榆說:“先做個計劃,留意合適人選,以后家中事務繁多,遲早要請的。”
到了第二天,白榆去了舊居大雜院,找到老鄰居泥瓦匠李老頭。
“你做好準備,后面要忙起來了!”白榆對李老頭說。
李老頭笑道:“那總比閑著好,是要修補宅院,還是凝土鋪路?”
白榆說:“都有,年前沒時間了,但年后就要全面開始。
你要掙了錢,以后你去裕王府探視二姐兒,就不用再找我借錢了!”
當初研究凝土技術的時候,白榆放在都察院的十來個工匠都是做樣子,專門用來忽悠覬覦者的。
而真正研究技術的是李老頭,白榆在阜成門外郊區買了個便宜小院,讓李老頭在那邊試驗。
知根知底比較熟,合作也很多次了,白榆對李老頭比較放心。
真要出了問題,那也只能認了并且原諒,誰讓李老頭是未來萬歷皇帝的親外祖父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