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靖朝晚期這次三大殿重修工程,在整個歷史上都是“劃時代”的。
三大殿作為全天下規格最高的建筑物,完全可以這么說,之前的三大殿和之后的三大殿就是兩個時代的宮殿。
這次重修三大殿與過去相比,主要有兩點不同。
第一,建筑材料差了許多,大金絲楠木不夠用,有些不太重要的大柱就改用了“拼接木”技術。
第二,建筑大小縮水了,原本主殿奉天殿長度將近百米,寬度將近五十米,這個尺寸是可以讓雄偉大殿幾乎占滿臺基。
還是因為材料缺少,這次重修后的奉天殿長寬尺寸都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二。
視覺上也原先小了一大圈,大殿完全占不滿臺基,四周留出了一圈空余。
從嘉靖朝以后,三大殿規模就一直維持這個縮水版的樣子了。
所以說這次重修是“劃時代”的,永久性的改變了三大殿的規格。
其實這次三大殿修成這樣,也實屬無奈,天生的原材料不夠了,說什么也沒用。
偏偏嘉靖皇帝還是個心思敏感、非常要面子的皇帝,在他的默許下,三大殿修的比以前差,但他也怕被人說啊。
所以在這次三大殿工程剛竣工,熱度還在的時候,嘉靖皇帝最擔心的就是集中爆發負面輿情,讓他這個皇帝丟臉。
等以后隨著時間推移,讓世人慢慢接受并習以為常就好了。
反正他也不上朝,一般大臣看不到奉天殿,等若干年過去,誰還知道新老奉天殿的大小區別?
這就是嘉靖皇帝看到白榆的本子后,最為擔憂的事情。
就怕是碰上了野路子二愣子,不管不顧的亂來,這時候就把三大殿工程的“內情”引爆。
到時候他這皇帝下不了臺,只能斬徐階、雷禮謝罪了。
所以嘉靖皇帝猜測白榆是嚴黨后,這本子說不定是嚴黨指使或者暗示,心情就輕松了許多。
嚴黨畢竟是要維護當今體制的“建制派”,就算知道了點什么,也克制住,不會搞出吃飯砸鍋的事情。
而讓首輔嚴嵩最擔心的地方是,這本子可能是有人想反向爆破。
先打著幫嚴黨的旗號亂搞事,把局勢引爆了,然后黑鍋都成了嚴黨的,最后嚴黨被憤怒的帝君捶死。
類似五百年后粉圈的反串黑,拼命出去搞事引戰,最后把自己爆破了。
至于徐階擔心的方面,說起來最簡單。
他是真怕這個剛竣工、熱度高的時候,“三大殿黑料”輿情大爆啊。
那他這個工程主持人除了代替皇帝以死謝罪,沒有別的路子了。
他用縮水法重修三大殿,是為了刷“為君分憂”表現分、和嚴黨爭奪君恩,不是為了把自己送上刑場!
這就是白榆本子最神奇的地方,越高層的人看了越刺激,層次越低就越只能看個熱鬧。
永壽宮后殿中,內官監太監李芳稟報完畢后,就退了下去。
他這次只奉旨負責搜集情報,后面決策這部分還輪不到他。
黃錦作為司禮監掌印,負責下發重要敏感奏疏的批文,這時候便對嘉靖皇帝請示說:“御批還是留中?”
嘉靖皇帝吩咐道:“將徐階、嚴嵩、陸炳叫來!”
黃錦就去直廬叫人了,回來稟報說:“嚴閣、徐二位閣臣已在殿外。
陸炳不在直廬,留說出西安門接見本衛官校去了。”
嘉靖皇帝道:“那就不管陸炳了,讓外面二位進來。”
首輔嚴嵩過完年就八十二了,老態龍鐘走路很慢,想趨步上殿也趨不動。
徐階過年才五十八,身材雖然不高,但很矯健,對于坐三忽略二望一的內閣大佬身份而,這個年紀算是很年輕了。
可是矯健的徐閣老這會兒也只能跟在嚴嵩后面,慢慢的挪步,這就很難受了。
到了御座前,嘉靖皇帝指著白榆的本子說:“朕看了兩天,感慨良多,將你們叫來是想閑談幾句。
好話先說在前面,你們都是忠臣,都是社稷股肱。”
然后嘉靖皇帝看向嚴嵩,訓斥說:“你有什么可不服氣的?”
嚴首輔老臉懵逼,略有疑惑的說:“臣愚鈍,陛下此不知從何說起。”
嘉靖皇帝繼續說:“你父子主持修三大殿三年未能完工,而徐階只用半年就完工,緣何?
蓋因徐階心誠,更明白如何替君父分憂,所以你有什么可不服氣的?”
嘉靖皇帝這話的內涵就是,徐階敢冒險為皇帝背黑鍋,敢在材料不足的時代負起責任,修個縮水版的三大殿。
你們嚴氏父子拖拖拉拉的修了三年,怎么就沒想到修個縮水版的?
還是不夠心誠,連背黑鍋都不敢!所以你們嚴氏父子沒資格不服氣。
嚴嵩揣摩著上意,只能先自辯說:“三大殿完工,臣也歡欣鼓舞,并沒有不服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