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不是錢指揮這樣日常相處密切,又非常了解白榆特質的人,還真看不出白榆心態的變化。
此時錢指揮感到,白榆的狀態像是如釋重負似的,有種莫名的、無法解釋的輕松感。
白榆確實沒法對別人解釋,哪怕是再親近的友人也不能說,只能是自家事自家知。
自從穿越后,他一直按照原本歷史走向進行決策和判斷,他的所作所為也嚴格依據原本歷史這根“主線”。
因為在潛意識里,他害怕歷史主線改變太大,失去很多信息差優勢。
所以對待重要歷史人物和事件時,他態度較為保守,本能的避免過多干涉,盡可能減少蝴蝶效應。
用上輩子網文里常見的一句話來說就是——尊重他人命運,放下助人情結。
但白榆現在發現,他似乎已經“茍”不住了。他不想主動去干涉別人命運,但卻總有人妄想操縱他。
心里拿定了主意后,白榆就對錢指揮說:“明天緹帥一定會召見你,向你詢問關于我等事情,你知道應該怎么回答吧?”
錢指揮很茫然的說:“其實我不知道。”
一邊是自己的老上級,是自己多年效忠的對象;
一邊是不到一年就把自己從百戶帶飛到指揮僉事的小老弟。
現在兩邊翻臉了,如果明天見了緹帥陸炳,自己又應該怎么表態?
白榆低聲道:“告訴你一個秘密。”
錢指揮有點納悶的說:“這時候你還說什么秘密?”
白榆又道:“你可知道,這次重修三大殿工程,大木根本不夠用。
這也是先前嚴黨主持工程時,遲遲未能完工的原因之一。
所以今年用了一種新技法,很多梁柱都是用小木拼接而成,外層刷了漆就看不出來了。
所以這半年工程進展迅速,現在眼看著就要竣工了。
可能是我們帝君德行不足啊,最高等次的殿宇也只能這樣糊弄著修建。”
錢指揮聽到這些“秘辛”,臉色當場大變,下意識的說:
“也不能怪負責工程的人,這種辦法肯定經過帝君默許,不然沒人敢冒殺身之禍擅自降低規格。
大概帝君也沒法子,為了完工只能這樣對付著修建了。”
皇家修建宮殿、陵墓所用的大木,必須是楠木,標準是直徑一米多。
這些大木都是從四川、貴州的深山老林里采伐,并且千里迢迢運到京師。
但經過兩百年的采伐,如今楠木已經越來越稀缺,真心不夠用了。
白榆繼續說:“對啊,也只能是默許,但降低規格這種事好做不好說。
畢竟三大殿是天下最高規格的建筑,是皇家和朝廷的門面!
如果京城街頭巷尾現在就傳開,并且形成了嘲笑帝君連三大殿都修不好的輿情,后果將會如何?
你猜猜,極其要臉面的帝君會不會遷怒于大臣,甚至把緹帥等參與者當成罪臣推出來殺了,以平息天下軍民的嘲笑?”
錢指揮顫聲說:“你不要玩火!這對你沒好處,因為你也會死!
如果事情鬧大,固然別人要倒霉,但外面你這樣的知情者也會被滅口!
聽我一句勸,你必須把這事爛在肚子里,就當從來不知道!”
白榆看著慌亂的錢指揮,冷不丁的說:“現在你也知道了,你也是不該知情的知情者了。”
錢指揮:“......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