萬府尹自幼讀書,圣人告訴他“子不語怪力亂神”,但眼前這張試卷卻讓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。
不然的話,這個現象怎么解釋?
就是天縱之才不打草稿,要創作三篇八股文也得稍微構思一會兒吧?
在旁邊有不少打雜的書吏、雜役,眾人看向萬府尹的眼神就有點怪怪的。
大京兆你這是從哪找來的二百五關系戶?就算你給別人大開后門,也要裝的像樣點啊!
還不到一個時辰就能交卷,演都不演了是吧?
這時代科舉考試的前三關并不糊名,另外還有個默認的潛規則。
就是交卷早的考生可以向主考官申請當場閱卷,或者當場接受主考官考察。
畢竟這時候主考官比較閑,閑著也是閑著,有點事情做也是樂見其成,還能博得一個獎掖人才的名聲。
很多主考官與考生之間的科舉佳話,基本上都發生在這個互動場景。
所以白榆交上試卷后,又按照潛規則,對發呆的主考官萬府尹說:“在下斗膽請大京兆當場考察,裁定優劣!”
萬府尹從震驚中回過神來,立刻就恢復了鎮定。
管你是鬼神之力還是什么別的原因,試卷到底怎么判,最終還是由他這個主考官說了算。
說你不行,你就是不行,行也不行!
萬府尹揮了揮手,像是打發蒼蠅一樣對白榆說:
“你先下去吧,過兩天再來看榜,自然就知道結果了!”
白榆卻不依不饒的說:“我聽說在往年考試中,對交卷早的考生,一般都會當場考察,此乃科場慣例也!
而到今次,大京兆為何不當面考察在下?莫非是看不起在下?”
萬府尹非常有理有據的呵斥道:“胡攪蠻纏!慣例也只是慣例,并非制度!
朝廷從來沒有明確規定說,對第一個交卷的人必須當場考察!”
對白榆的試卷,最終肯定要否掉,但出于謹慎,萬府尹并不想現場當面否掉。
主要是擔心白榆會公然在考場上發瘋,最后又將事情鬧大,再次超出自己掌控。
萬府尹甚至覺得自己已經看穿了白榆的想法,就是故意等著自己當場斃掉試卷。
最好應對策略就是先打太極冷處理的,只要不出結果,白榆就沒有理由鬧。
等到放榜后,一切塵埃落定,再鬧就掀不起風浪了。
可是令萬府尹萬萬想不到的是,白榆一秒都不帶猶豫的,當場就開始叫喚!
“而無信!而無信!考前我拜訪過你,你答應過的!
你憑什么不看我的考卷?你憑什么不當場就讓我通過?”
萬府尹人都懵了,你白榆鬧事還講不講基本規則了?
現在考試結果都沒有出來,你憑什么鬧?
從來就沒答應過你什么,你這樣與強行碰瓷有什么區別?
正當白榆變本加厲的時候,忽然被一雙大手按住了。他扭頭看去,就看到了錢千戶的老臉。
白榆詫異的說:“你怎么進來了?這里有你什么事?”
科舉考試從鄉試開始才能做到徹底隔絕內外,紀律極其嚴厲。
鄉試之前三次考試的考場秩序相對寬松,以錢千戶的身份,能混進來似乎也正常。
“我就料定你要鬧事,所以提前申請了駕貼,專門進來看看你。”錢千戶答道。
白榆不滿的說:“一邊歇著去,別妨礙我爭取自己的權益!”
錢千戶好奇的看著考案上試卷,又問道:“你交卷這么早,不會是在卷面上胡亂寫了幾張字吧?”
先前白榆一直在苦練寫字速度,他是親眼看到的。
白榆沒再理睬礙手礙腳的錢千戶,準備繼續與萬府尹糾纏時,又有人趕了過來。
本場考試的監試官、監察御史吳時來帶著人站在白榆面前,淡淡的說:“本院要對你進行查詢,你跟本院走一趟。”
如果萬主考和白考生之間真有貓膩,偷偷摸摸的把事情做了,他這個御史沒看到就無所謂,犯不上較真到底。
可是這兩人公然拉拉扯扯,就在他這個御史眼皮底下舞弊,這就很過分了。
身為監試官,他如果無動于衷沒點反應,那就是失職,傳了出去一樣會被彈劾。
所以吳御史也是不得不出面,例行公事進行監督。
換成一般考生,聽到被當場調查只怕腿都要軟了。
但白榆的反應仍然不同凡響,兩眼放光,熱情積極的說:“在下配合,一定配合!”
吳御史:“......”
你這反應,是不是有點失心瘋?
隨即吳御史就帶著白榆,去貢院的內院正堂進行問話,錢千戶不放心,仍然跟著。
到了地方后,還沒等吳御史發問,白榆卻反客為主、喧賓奪主的說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