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外代表團聽的是英文版。
隨著講解詞傳開,高清畫面也呈現在他們眼前。
這部紀錄片拍出了國外大片的質感。
盡管只是開篇,但卻讓威斯特等人微微色變。
顏經天的臉色也變了,他得到的消息,分明是張藝牟他們出了事故,拍攝中斷,紀錄片只能倉促播放。
這哪里是倉促之間制作出來的東西?
沒人會在意顏經天。
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紀錄片上。
“這種地理和氣候的跨度,有助于物種的形成和保存,任何一個國家都沒有這樣多潛在的食物原材料。”
“人們采集、撿拾、挖掘、捕撈,為的是得到這份自然的饋贈。穿越四季,我們即將看到美味背后人和自然的故事。”
越看,維特斯等人的臉色越不好看。
華夏人,居然真的能拍出來!
他們必須承認,如果還用幾十年前的目光審視華夏,那肯定是會吃大虧的。
與此同時。
秧視同步播放。
各地的人也都在看紀錄片。
雞樅、秋筍、象山開漁、諾鄧火腿、采藕一系列食材的獲取,到轉化為食物,以人物故事串聯,既新奇又富有吸引力。
在這個時代,能看到這種質感的紀錄片,簡直就像是六七十年代的人看到了彩色電視一樣,大飽眼福。
與此同時,bbc也在播放舌尖。
這完全打破了他們對華夏的固有印象。
除了紀錄片本身之外,那就是紀錄片的拍攝技巧和拍攝水平,已經達到了世界頂尖水準,甚至有過之。
其實,在播放前他們就猶豫了,要不要播。
但箭在弦上,他們已經不得不發。
畢竟,是他們率先提出要播出的。
他們只能寄希望于他們的民眾并不喜歡。
然而,他們錯了。
紀錄片播出之后的第二天,收視率出來了。
收視率超越了bbc的所有紀錄片。
“上帝。”
“我們現在后悔還來得及嗎?”
bbc電視臺的人只能苦笑。
與此同時,國內舌尖的收視率也出來了。
收視率15.6%,甚至超越了好聲音的收視率。
所有人都沒想到,秧視拍的紀錄片居然能達到這么高的收視率,簡直是不可思議。
這個時候,秧視才公布了舌尖的制作團隊。
“秧視怎么現在才公布制作陣容?”
“是啊,這速度也太慢了。”
“我草,牛逼。”
很多人看到制作團隊的時候,全部驚呆。
總策劃:高燃。
導演:張藝牟、馮小鋼、姜紋。
“我草,他們三兒居然給高燃打工。”
很多人驚呆。
“難怪有這么高的收視率。”
“難怪制作水平這么高。”
大家終于明白為什么一部紀錄片能夠干出15%以上的收視率了,你瞅瞅這恐怖如斯的陣容,收視率能不高嗎?
就在舌尖熱潮席卷全國的時候,高燃他們已經隨隊出國,趕去了卡塔爾首都多哈,簽訂入世協定。
這次隨隊之后,他們八人之中,將有四個人要去擔任領導秘書,但卻沒人告訴他們,領導要以什么標準版來選秘書。
高燃并不用知道自已該做什么。
好在高群聲的電話及時打過來了。
_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