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陳總編,高燃作為主講,合適嗎?”
一個中年人找到陳舒婷。
他就是王藝,秧視綜藝頻道的副總監,秧視計劃成立獨立的紀錄片頻道,他暫時負責牽頭完成前期的組建工作,未來應該會是第一任紀錄片頻道總監。
其實對于是否成立獨立的紀錄片頻道,總臺內部各執已見,前世因為某些原因,這件事拖了好幾年才最終敲定。
之所以有人反對,主要是因為國內沒有優秀的紀錄片人才及團隊,市場上也沒有太大的需求,單獨成立紀錄片頻道是否合適。
這就是為什么當得知秧視要拍攝紀錄片,而且還是美食紀錄片的時候,大家嗤之以鼻的原因。
從頂層設計上,這件事就是不可能完成的。
就連秧視內部最權威的專家王藝,也只是參與過制作而已,沒有拿得出手的作品,誰能拍出一部像樣的美食紀錄片?
“你覺得誰更合適?”
陳舒婷反問王藝。
王藝不說話了,他當然不能說自已。
再說了,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。
跟bbc那些專業人士比起來,他還差得遠。
在人家面前高談闊論,那簡直是自取其辱。
然而即便如此,也總比一個外行去強吧?
畢竟高燃丟的可不是自已的臉,而是華夏的臉。
“我覺得應該高燃不太適合。”
王藝還是堅持自已的觀點。
陳舒婷把高燃的策劃書遞給他:“拿去看看。”
王藝有些輕蔑:“這就是高燃寫的策劃書?”
說著,他翻看起來。
看了幾頁之后,他臉色微變。
越看,他的臉色越精彩。
最終,他猛地抬頭看著陳舒婷:“陳總編,這真是高燃寫的?”
陳舒婷反問:“國內還有誰能寫出來?”
王藝臉色通紅:“我……我沒想到……”
陳舒婷看了看手表:“去會議室吧。”
高燃已經在外面等著陳舒婷。
很快,他們便到了秧視會議室。
參加座談會的人,外國代表團方是bbc和nhk等電視臺的專業人士,國內是秧視部分司長,以及紀錄片頻道的總監王藝,陳舒婷和高燃。
會議由陳舒婷主持。
高燃的紀錄片策劃書已經分發到了每個人的手上。
bbc的人開始是不屑的,但當他們看完高燃的策劃書時卻愣住了,非常意外。
秧視內部的人看完策劃書的時候,也不由愣住了,齊齊看向了高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