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腕》的票房預售持續走高。
第四天,630萬。
第五天,810萬。
第六天,905萬。
第七天,1011萬!
七天票房預售破千萬,簡直不可思議。
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,突然有很多媒體跳出來吹捧票務系統、計算機售票的功勞。
甚至有人說,未來如果建立了線上電影購票平臺,票房預售會更高,互聯網在電影市場必將會大放異彩。
總之,輿論幾乎是一邊倒的支持電子票務系統、線上電影平臺的建設。
到了第八天,各大院線的電影終于上映。
首日的票房,毫無疑問是《大腕》,畢竟這部電影的票房預售實在太驚人了。
“票房預售已經透支了這部電影的票房。”
“電影不是上映一天,是上映一個月以上。”
“用第一天換一個月,根本不值得。”
有很多人并不覺得《大腕》能延續這種高票房。
因為那是根本不可能的。
一天1000萬,三十天那還不得3億,這可能嗎?
《珍珠港》才一個多億的票房。
果然,首映第二天,《大腕》的票房就回歸了正常——157萬。
第二天的最高票房是木乃伊歸來——310萬。
很多人預測,照這樣下去,木乃伊歸來的票房將有望破億,成為暑期檔的票房冠軍。
不過接下來,票房的發展卻出乎大家的意料。
《大腕》在第三天的時候逆勢而上,一舉超過了300萬。
《木乃伊歸來》卻跌破了200萬。
接下來的幾天,依然是如此。
上映首周之后,《大腕》的票房已經超過了3000萬,《木乃伊歸來》才剛堪破2000萬。
第二周,這種差距更大。
《大腕》的口碑越來越好,進入票房的人越來越多。
第二周結束,《大腕》的票房便已經超過了6000萬,遠遠甩開了其他電影。
想依靠后半程發力,超越《大腕》,那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,畢竟《大腕》的口碑和人氣擺在那里。
就連馮導自已都有點懵,他真沒想過自已的電影有可能成為首部票房破億的國產電影,而且還是踩著所謂的國外大片的尸體上破億的。
“億元”導演的頭銜,馮導當然是做夢都想要的,他對高燃的感激之情,實在是溢于表。
新世紀環球的股東們也沒想到,《大腕》居然真的逆襲成功了,有可能拿下億元票房。
他們必須承認,“高處長”確實牛逼,眼光毒辣,手段過人。
……
“你說的,他們做什么都是徒勞?”
某處酒店,正在按摩的金天養臉色不太好看。
“這個——”
易峰有些尷尬,臉火辣辣的實在很疼,不過他還是充滿自信:“票房只占60%,我能掌控最后的測評結果。”
“希望如此。”
金天養閉幕享受,“所有關系我都打通,接下來該你出馬了,易總編!”
“知道了。”
易峰馬上行動。
他向院改領導小組提出建議——打造更加完善的線上電影銷售平臺,統一所有院線資源。
除了他之外,也有不少他提了相同的建議。
院線領導小組同意了,交由龍都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完成此事,在現有計算機售票系統的基礎上,加快推進數字化建設,同步推進票房預售制度,為院線提供數據服務。
作為院線改革指導組第1組的成員,陳舒婷和高燃得配合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。
電影專項資金辦公室決定讓一家名為“龍網”的上市公司和中影合作。
龍網背后還有一家上市互聯網公司名為“龍通”,不過大部分人并不知道。
“這是要摘桃子啊。”
有幾個股東憤憤不平。
直接指定龍網這家企業,公平何在?
高燃看著張韋平等人:“大家稍安勿躁,我會盡全力為大家爭取利益的。相信我,是我們的肯定是我們的,絕對不會被人搶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