翌日一大早,院里由鄰居幫忙支起了爐灶,各類蔬菜肉類也被陸續送達。
高大娘找來閑著在家的街坊鄰居,統籌安排大家伙幫忙借桌椅板凳、洗碗摘菜,小院很快熱鬧起來。
到了前半晌,小院門前陸續聚集了不少人,有男有女,每人都帶著自行車。
向文禮請來幫忙的同事點好人數,給每個人都發了一朵大紅花,讓他們系在自行車把立上。
上百輛自行車隊排成兩排,占了雙喜街小半條街,每個車把中間都系著大紅花,鬧鬧嚷嚷熱鬧極了。
自行車隊加上向文禮的自行車,一共是九十九輛,寓意長長久久。
小院的熱鬧本就吸引了不少人,隨著迎親鞭炮響起,附近街道的居民也被引來看熱鬧。
“你們雙喜街怎聚集了這么多自行車?”有不知情的人詢問。
“你還不知道呀,今兒是何金鳳二婚擺酒的日子,男同志組織了一個自行車車隊,正打算去迎親呢!”
“我的乖乖喲,二婚還辦的這么熱鬧?”
“可不是嘛,比人家頭婚還熱鬧嘞!”
一名老太太指著車隊最前頭的向文禮,“那位男同志就是何金鳳的再婚對象,模樣生得可俊了!比臺上唱戲的角兒還好看。前頭那個是他閨女,看模樣也是個機靈討喜的小丫頭。”
“金鳳也算有福氣,一直想要個閨女,這不如愿了嘛!”
……
迎著眾人各色的目光和紛雜議論聲,向暖坐在自行車前杠上,由向文禮載著前往何家屯迎親。
剛出發時,她還有些羞窘,沒一會兒便適應了。
坐在自行車車頭迎娶后媽,往前后推五百年,她恐怕都是第一人,拉風的很。
近百人的車隊浩浩蕩蕩,一路上惹來的側目可想而知。
也就現今網絡不發達,這場面要是擱到后世,保準轉發到全城皆知。
小十里路,車隊不到半個小時就進了何家屯,伴著噼里啪啦的鞭炮聲,在何家門前停了下來。
瞧見家門口的陣仗,何家人都看傻了眼,包括何金鳳。
她以為向文禮提出迎親就是走個過場,騎車把她接走就算完了差。
哪曾想,向文禮搞出了這么大陣勢,二婚弄得比人家頭婚還夸張。
她毫無準備,甭說化妝打扮一下,身上衣服也都是平時穿的,一點不像新嫁娘。
與穿著毛呢大衣、身姿筆挺的向文禮站在一處,非常非常的不般配。
見何金鳳呆傻在原地不動彈,一名身量高挑的少女笑盈盈喊了幾嗓子。
“迎親圖的就是個熱鬧,大家伙好好鬧一鬧,我們老姑不著急出門子!”
沒等話音落下,少女便拉著何金鳳匆匆進了院子。
向暖從車上跳來,抱著一個紅包袱跟在了兩人的身后。
少女是何金鳳的大侄女何晶晶,在百貨商店當售貨員,性子伶俐討喜,平日里很會穿衣打扮。
她將何金鳳拉到里屋,不顧和金鳳的阻攔,翻出化妝品給何金鳳描眉上妝。
“我不是你們年輕小姑娘,往臉上涂這些能好看嗎?要不還是不涂了吧,平白惹人笑話……”何金鳳坐立不安,口中不停碎碎念。
“哎呀呀,老姑別動,我保準幫你把臉化的比十八歲時還好看。讓芳芳她們瞧瞧,這才剛化幾下,眉眼就比剛剛好看多了!”何晶晶笑著誘哄何金鳳。
向暖在一邊附和,“對,好看,阿姨的眼睛可好看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