潼關。
曹軍大營。
“文和,已經過去幾天,沒見敵軍有內訌的跡象啊。”曹操背著手在軍帳內踱來踱去。
距離當日與韓遂陣前交談,已經過去幾天時間,但潼關并沒有什么動靜。
“丞相別擔心。”賈詡老神在在,道:“猜忌的種子已經種下,咱們只需再加把勁,敵軍內部必然生亂。”
“如何加把勁?”曹操連忙請教。
“只需去信一封。”
賈詡說著臉上露出一抹笑意,卻有種不寒而栗的感覺。
曹操心領神會,當即親自執筆,給韓遂寫了一封信,還不忘加蓋丞相大印證明真實性。
“文和,勞煩過目。”曹操說著遞給對面賈詡。
賈詡接到手中粗略看過,便拿起一旁的毛筆,開始在信件上的關鍵之處涂抹。
很快,一個個墨團出現在信件上。
做完這些之后,賈詡把信件推給曹操,說道:
“丞相,可以派人射入城中。”
曹操見狀先是一愣,旋即撫掌大笑,道:“妙!妙哉!”
“文和計策,真是教人嘆為觀止,這下馬兒定然會誤會韓遂。”
“劉備去了河西,潼關之中不過一群烏合之眾。”賈詡淡然道:“雕蟲小技,足以離間。”
諸葛亮確實預判到曹操的計策,趕往河西堵住搭建浮橋的徐晃。
但隨著劉備離開,西北聯軍之中,就沒有什么像樣的智囊,只剩下一群匹夫。
尤其,賈詡本身就出自西北,對這群人脾氣秉性,可謂是了如指掌,所用計謀足稱“對癥下藥”。
“來人吶!”
曹操吹干墨跡,把信件封好,并在外邊寫上:
致書韓兄,文約親啟。
話音落下,許褚從外邊進來。
“丞相有何吩咐?”
“仲康,把這封信射入城中。”
“喏。”
許褚接過信件,拿上強弓就朝外而去。
盞茶后,許褚去而復返,回稟道:
“啟稟丞相,信件射上去了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曹操揮手示意退下,旋即重新看向賈詡。
“丞相,可以召集諸位將軍前來,讓三軍做好隨時進攻的準備。”
“好!”曹操神色振奮,一口答應下來。
軍令隨后下達,曹營諸將行動起來,開始暗中動員大軍。
表面上,夜幕下的曹營沒有任何異樣,實則士卒紛紛開始披掛甲胄
另一邊。
潼關城頭之上,一支箭矢從城門樓上拔下來,一群值夜士卒湊在一起研究。
奈何殺才匹夫,大字不識一個,根本弄不懂內容,最終只能上報給小頭目。
小頭目趕來后,接過箭矢上拆下的信件,便看到八個大字,下意識念叨出來:
致書韓兄,文約親啟。
姓韓字文約,指向性太強,想弄錯都難
“原來是給韓公的信件。”人群中一名士卒開口,“信件給我吧,我這就給韓公送過去。”
很顯然,這么士卒乃韓遂麾下出身。
由于西北聯軍的性質,城頭上的守軍,并非出自其中一家,而是從每一位軍閥帳下抽調,共同值守城頭的防御工作。
自然而然,看到是韓遂的信件,帳下的士卒便主動請纓,確保信件能送到韓遂手上。
小頭目聞也不好反對,只能把信件交給對方。
士卒接過信件,便匆匆離開城頭,徑直去找韓遂。
剩余士卒互相對視一眼,而后便也默契散去。
不過他們沒有回到各自崗位,同樣各自離開城頭,找各自的軍閥報信去了。
很快,城外射來一封給韓遂的書信,此事就各大軍閥之間快速傳開。
“兄長,韓老賊這是想做什么?”馬岱背著手在屋里踱來踱去,念叨道:“不妙!不妙啊”
“賢弟怎么看?”馬超直接問道。
“深更半夜,曹軍方面送來密信。”馬岱不假思索道:“這事兒怎么看都不對勁兒。”
“沒錯。”龐德附和道:“搞不好韓老賊跟曹賊勾搭上了,想跟咱們來一個里應外合呢!”
“說的就是這個道理。”馬岱嚴肅道:“兄長不可不防啊。”
“那還等什么呢?!”馬超霍然起身,“抓賊抓臟,咱們現在就趕過去,看看密信上寫的是什么,讓韓老賊給咱們一個交代!”
三人對視一眼,都覺得這么做靠譜。
直接給韓遂扣帽子,沒有證據也不合適。
不如直接殺過去,且看信上寫的是什么,之后再做打算。
“兄長,帶上咱們的親兵。”馬岱提醒道:“若信件沒問題,權當無事發生。”
“若韓老賊真打算與曹賊里應外合,咱們也不能手軟!”馬岱冷聲道:“正好借著這個機會”
馬岱沒再繼續說下去,而是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,意思不而喻。
“賢弟說得對!”馬超重重點頭,“老賊本就是咱們的仇人,豈能錯失良機?”
>>“正好。”龐德補充道:“劉備那廝也不在,韓老賊沒有盟友,關內都是親近咱們的人。”
“殺了韓老賊,吞了他的部下。”馬岱繼續道:“這西北誰還能阻止兄長,雍涼就是咱馬家的天下!”
“就這么干!”馬超一咬牙直接答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