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殺啊!!!”
    面對中門大開的柴桑城,荊州大軍猶如潮水般涌入。
    先是岸上的大軍,后續還有戰船上的士卒,整整十二萬大軍,源源不斷朝著城中而去,場面蔚為壯觀。
    城頭上。
    韓當看到這一幕,整個人直接呆在原地。
    為什么城門會一擊而碎?
    這個疑問縈繞在韓當腦海中,但很快也被拋到腦后。
    看著下方不斷沖進來的荊州軍,韓當嘴唇嚅囁一陣,最終沒有再下達任何軍令。
    眼神逐漸空洞,腦海更是空蕩蕩一片,只剩下一個念頭。
    完了
    此時此刻,再下達任何軍令都沒意義。
    從城門破碎的一刻,此戰就再無任何懸念。
    攻防戰,三萬對十二萬,依靠固若金湯的柴桑,或許還能堅持堅持。
    但由攻防戰轉為巷戰,巨大的兵力差距,足夠讓荊州軍平推一切。
    “老將軍!”
    副將沖到近前,驚慌道:
    “敵人殺進來了,現在該怎么辦啊!”
    韓當長久沉默,呢喃道:“自己看著辦吧”
    這個回答無疑非常消極,但卻卻能一語道破人心。
    面對如此巨大的兵力懸殊,其實每個底層士卒都會在心中,下意識做出一個決定。
    投降
    韓當非常清楚,柴桑此前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。
    之所以還能堅持住,無非仰仗城池而已。
    但現在,唯一的優勢也蕩然無存。
    在荊州軍破城的一瞬間,三萬將士的軍心也隨之蕩然無存。
    就算韓當此刻下令,教江東軍拼死抵抗,這些人真的有勇氣舉起武器嗎?
    要知道,對面的統帥叫做周瑜啊!
    這個名字的背后,對于江東有著怎樣的威壓,韓當心里再清楚不過。
    直白些說,在孫策執政時代,周瑜之于江東就已經相當于“半個主公”。
    而在孫權執政時代,這種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。
    江東武將跪周瑜,這絕不是說說而已。
    柴桑的三萬江東軍,都是孫權的直屬部隊。
    雖說其中很大一部分,都是周瑜出走江東后,重新招募的新兵。
    但其中的中層骨干,不乏經歷過“大都督時代”,周瑜對他們依舊有很大的影響力。
    大勢已去
    韓當心中萬念俱灰,不自覺提起手中佩劍,就要選擇自戕于此。
    作為孫氏三代老臣,韓當真沒臉去投降周瑜,不如直接一了百了。
    “老將軍不可啊!”
    副將見狀連忙上前,一把奪住韓當的雙手。
    “松開!”韓當厲聲呵斥。
    副將不為所動,死死攔住韓當,二人一時間爭執不休
    同一時間。
    鄱陽湖中的座艦上,孫權雙手無力扶著欄桿,勉強支撐著身體不倒下。
    看著荊州軍不停涌入柴桑,碧綠色的眸子中滿是絕望。
    身后的一種文臣武將,也全都是如喪考妣,對這樣的局面一句話都說不出來。
    “啊!!!”
    孫權仰天大吼,不甘的聲音在上空回蕩。
    三萬大軍啊!
    還全都是直屬部隊,此刻孫權的心都在滴血!
    為什么?!
    由于離得太遠,而且還有煙霧彈的影響。
    孫權到現在都沒弄明白,柴桑城是如何稀里糊涂被破門而入?
    要知道,這時湖口位置的大火都還沒熄滅,雙方的戰船都尚未沉沒。
    就這么短短一會兒功夫,固若金湯的柴桑城就破了?
    甚至于孫權方面,就只能眼睜睜看著,哪怕拼死救援都做不到。
    無他,湖口位置的大火,反倒成了江東方面的阻礙。
    在火船沉沒之前,根本就沒辦法通行,江東也就只能干看著
    “主公。”
    諸葛瑾深吸一口氣,一步跨到近前,提醒道:
    “現在不是發怒的時候,需要您立即做出決斷!”
    孫權強迫自己冷靜下來,反問道:“子瑜有何高見?”
    “撤。”諸葛瑾不假思索道:“趁著湖口的火船阻攔,主公應該率軍撤退。”
    “嗡嗡嗡”其他文臣武將瞬間炸鍋。
    “諸葛先生。”程普忍不住道:“就這么灰溜溜敗走?”
    “不然呢?”諸葛瑾反問道:“老將軍是能率軍奪回柴桑,還是能在鄱陽水戰正面擊敗周瑜?”
    程普頓時被噎的啞口無
    率軍奪回柴桑?
    且不說湖口有火船阻攔,就算沒有阻攔,江東軍真能沖過去救援柴桑?
    水戰正面擊敗周瑜?這個更不敢想!
    江東方面本就兵力稍弱,柴桑又損失三萬大軍,此消彼長之下差距更大。
    再加上程普自問,水戰絕非周瑜對手,就更沒這個自信心。
    “救不了、打不過。”諸葛瑾再問道:“不趁著此刻趕緊離開,難道留在原地等死嗎?”
    “可是可是”
    程普一臉不甘,但可是半天又說不出個所以然。
    道理都懂,但驟然面對慘敗,直接落荒而逃,情緒上難免天然抵觸。
    “沒什么可是!”
   -->> 孫權突然開口,打斷二人之間的爭執,當機立斷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