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遞到面前的弓、箭,周瑜并未伸手去接。
    “紹兒,箭術練的如何?”
    站在身后充當親衛的孫紹,聞先是愣了一下,旋即反應過來,激動道:
    “回阿父,尚可!”
    “尚可怎么行?”周瑜搖頭道:“那還是我親自來吧。”
    說著作勢接過弓箭,孫紹見狀頓時急了,連忙搶上前道:
    “阿父,孩兒那是謙辭”
    “戰場可不是你謙虛的地方。”周瑜教訓道:“行就是行,不行就不行,切記四個字:實事求是!”
    “不能驕傲自大、目中無人,但也不能信心不足、畏手畏腳!”
    “再問你一次。”周瑜指著前方,道:“距城門百五十步外,開弓射箭能否命中。”
    孫紹昂首挺胸,大聲道:“能!!”
    “去吧。”周瑜隨即揮手。
    孫紹立馬接過弓箭,快步朝前方而去。
    “主公。”龐統湊到近前,看著孫紹遠去的背影,小聲道:“會不會太為難?一百五十步啊”
    城門下堆積的“炸藥包”很多,目標物非常大。
    正常而,但凡粗通箭術者,基本上都能命中目標。
    當眼下,孫紹要面臨的難度,其實不是準度、而是距離。
    一百五十步,轅門射戟不過也就是這么遠。
    當然,呂布是射中一百五十步外,方天畫戟上的小枝,這基本上是神乎其技。
    相較而,孫紹的目標物要大得多,乃是一堆東西。
    但對孫紹而,能否射出一百五十步,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。
    需要不俗的膂力,把弓箭拉到滿弦狀態,同時還要有基本的精準,不能偏的太過離譜。
    對于一個十三歲的少年而,絕對是頗具難度的考驗。
    “猛將,也需要培養。”周瑜開口道:“是英雄是狗熊,就看這一箭如何。”
    孫紹年紀尚有,但頗有乃父之風,不禁讓周瑜想起當年的小霸王。
    盡管才十三歲,孫紹的天賦便已經展現。
    虎頭虎腦,人高馬大,力量上更是跟小牛犢似的。
    弓馬嫻熟、武藝過人,妥妥的猛將苗子。
    按照周瑜對兒子的了解,這一箭應當不在話下,就看孫紹能否克服初登戰場的緊張心理。
    簡而之,有沒有大將之風,就看接下來這一箭。
    “看來主公是想栽培紹公子啊。”龐統頓時明白用意。
    “自然。”周瑜點頭道:“他日騎兵若組建出來,這小子是不是很適合做統領呢?”
    “確實。”龐統深以為然,“騎兵非常重要,諸將肯定都爭著搶著做統領,讓誰來好像都不合適,反倒讓紹公子來最沒爭議。”
    當然,肯定不是讓十三歲的孫紹來當統領,而是要等到他更年長后。
    騎兵的組建工作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
    光是收購戰馬,就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湊夠。
    另外,縱使有馬具三件套,想要讓南方士卒成為合格的騎兵,依舊要經過漫長的訓練。
    畢竟基礎太差,縱使有馬具輔助,也只能是降低一定的門檻與難度,還不至于騎上就能沖鋒陷陣。
    待到騎兵真正組建成功,孫紹的年紀也就差不多了。
    周瑜麾下的諸多將領,都是長于水戰,壓根沒有一個真正的北方人,更沒有什么騎兵行家。
    與其讓諸將半路出家,不如栽培孫紹這小子。
    就像曹操麾下的虎豹騎,統領永遠都只會姓曹。
    騎兵作為王牌兵種,還是交到兒子手中更合適。
    說話間,走出大陣的孫紹主動停下腳步。
    少年人的驕傲,令他只會站的更遠,絕不會站的更近。
    “有心氣兒。”
    周瑜嘴角微翹,眼神中流露出欣賞之色。
    孫紹站的位置,絕對在一百五十步開外,恐怕多出十步都不止。
    “有心氣兒是好事,但也要有自知之明啊。”龐統提醒一句,“這么遠就怕射不到,心氣兒就會散了。”
    “拭目以待吧。”周瑜平靜道:“這是他自己的選擇,射不中也怪不得別人。”
    只見孫紹架起雙臂,做出瞄準姿態后,緩緩拉開弓弦。
    “咯吱咯吱”
    弓弦被緩緩拉開,弓弦發出絲絲縷縷的聲響。
    “啊!!”
    孫紹口中發出一聲低吼,手臂猛然發力,將弓弦拉至滿弓狀態。
    在強大的拉力下,孫紹的手臂都開始微微顫抖,好像隨時都要繃不住而松手。
    但最終孫紹咬緊牙關,硬生生忍了下來,并開始保持身體的穩定,顫抖緩緩平息下來。
    “呼~”
    深呼吸一口,孫紹屏息凝神,調整弓箭角度。
    “砰!”
    弓如霹靂弦驚!
    孫紹驀然松開弓弦,離弦之箭徑直朝著天上飛去。
    點燃的火箭在空中劃出一道弧線,并在飛行途中留下一串淡淡的殘煙。
    在全軍將士-->>的注視下,天空中的箭矢開始下墜,并精準落在城門前的位置。
    “轟轟轟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