龐大的樓船座艦起錨,在湖面上開始緩緩移動。
    孫權以及麾下的文臣武將,紛紛登上樓船頂層,朝著柴桑方向憑欄遠眺。
    不多時,座艦來到第三道防線附近,距離湖口位置不遠不近,已經可以清晰看到岸上的柴桑城。
    只見此刻岸上格外忙碌,無數荊州軍正在往返,把船上裝載的東西運到岸上。
    “主公快看!”黃蓋提醒道:“敵軍隨船攜帶有攻城器械,此刻正在組裝!”
    “該死!”
    孫權臉色陰沉,重重拍在欄桿上,怒道:
    “周賊包藏禍心,進攻江東早有預謀!”
    剛才諸葛瑾還在講,說荊州軍要展開強攻,還需臨時打造各種器械,會耽誤很長時間。
    沒想到,荊州軍反手就開始卸貨
    “就算有攻城器械,尚需開鑿山石。”有人緩解氣氛道:“何況安營扎寨的木料,周瑜總不可能隨船攜帶,依舊需要采伐樹木。”
    此一出,孫權等人臉色稍緩。
    “嗚~”
    就在這時,只見荊州軍組裝好一架投石機,然后發射石丸進行試射。
    檢查投石機的同時,測量發射距離,方便調整發射角度。
    孫權見狀臉色愈發難看,怎么連石丸都要隨船攜帶?
    “是壓艙石!”黃蓋一語道破天機。
    壓艙石。
    船舶航行時放置于底艙的配重裝置,通過增加船體重量降低重心以維持穩定。
    當下的船只都是平底船,吃水比較淺,空載時甚至會出現船底飄在水面上的情況。
    可想而知,船只整體飄在水面上,就會導致重心過高,船體的平衡就不好穩定。
    在這種情況下,甲板上的人員一旦分部不均,船體就會出現偏移、偏斜。
    倘若遇到較強的風浪,哪怕再大的樓船,都有可能被直接吹翻。
    載上一定的壓艙石,確保船底沉到水面下,使得船體重心下沉,讓船只在水面上更加穩定。
    眼下,荊州戰船已經悉數靠岸停泊,并且下錨穩定船身,自然就不需要壓艙石,完全可以拿下當石丸投擲,作為攻城所需。
    等到之后需要起航時,再搬些石頭回船上即可,屬于兩不耽誤。
    “就算有壓艙石,難道周賊還敢不安營扎寨,直接對柴桑發起進攻?”孫權不信邪道。
    正常而,攻城拔寨乃曠日持久之事。
    有道是不慮勝先慮敗,進攻方為了有一個落腳點,在攻城前都會先安營扎寨。
    一方面,是做好做持久戰的準備。
    另一方面,避免當日攻城未果,城中的守軍突然殺出。
    進攻方筋疲力盡,防守方以逸待勞。
    倘若沒有營寨立足,防守方從城中突然殺出,很有可能殺的進攻方措手不及。
    在江東君臣的注視下,周瑜再一次出乎他們的預料。
    “咚咚咚”
    沉重的鼓點聲響起,岸上的荊州軍開始列陣。
    很顯然,這是在做戰前的動員準備,明顯是要對柴桑發起強攻。
    “狂妄!”孫權見狀怒不可遏,“柴桑城只有一面受敵,我倒要看看如何強攻!”
    柴桑城作為軍鎮,以及進入江東的門戶之地,情況與白帝城頗為類似。
    一面臨湖、一面臨水、兩面臨山
    除了北面臨長江方向,能夠上岸之外,其他三個方向根本無法進攻。
    而唯一能發起進攻的方向,空間也非常有限,荊州軍根本就鋪不開,還有很大一部分留在船上
    “主公,這是不是屬于自己給自己添麻煩?”
    龐統雙手攏袖,湊到周瑜身旁出揶揄,語氣中滿是調侃之意。
    “唉~”周瑜玩笑道:“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啊!”
    老實講,周瑜心情多少也有些哭笑不得。
    當年自己親手建立的防線,如今成了阻攔自己最大的障礙。
    真是應了那句話:以彼之矛、攻彼之盾。
    此一役,進攻方與防守方,好像都是周瑜本人。
    而戰勝自己,永遠是最難的事情。
    但好在,進攻方的周瑜擁有火藥
    “若沒有火藥,恐怕要在這里折損大量將士的性命。”
    周瑜不禁回憶起,當初入蜀強攻白帝城的景象。
    在有呂蒙作為內應的情況下,依舊付出相當大的代價。
    其中,固然有張任指揮得當的原因。
    但換個角度想,若沒有呂蒙為內應,哪怕換一個普通守將,想硬啃下白帝城同樣會無比艱難。
    堅固的城墻,永遠是將帥謀士最頭疼的東西。
    任憑你是天下無敵的猛將,還是奇計百出的智囊,面對堅固冰冷的城墻都會顯得無能為力。
    “是啊。”龐統附和道:“我軍不擅強攻,有了火藥能極大緩解。”
    “神君。”
    張魯來到近前,詢問道:
    “這次試試雷法?看看破城效果如何。”
    “不急。”周瑜擺手道:“柴桑而已,又不是秣陵,暫時不要上雷法,這個殺手锏留到最后再用。”
    “不用雷法”張魯提議道:“不如還用床弩,掛載火法與霧法,攢射到敵軍城頭之上。”
    “嗯。”龐統連連點頭,“火法也就罷了,霧法對守城-->>很有影響。”
    確實,當城頭濃煙彌漫之時,上邊的守軍還如何進行防御?
    “霧法擾敵,火法破門!”周瑜最終定下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