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操直接明要去打西北,顧不上東南的戰事,這讓諸葛瑾都不知該說什么好。
總不能勸說曹操先別打西北,先去救援東南吧?簡直倒反天罡
“不過”
一聽曹操開口,諸葛瑾好似抓住救命稻草,急忙道:
“丞相有何吩咐,還請示下!”
“不過孫權若能多支撐一段時間。”曹操緩緩道:“等我拿下西北后,江東依舊沒被周瑜拿下,屆時我定然會出兵相助。”
丁是丁、卯是卯。
周瑜與曹操達成默契,可不意味著雙方成了君子。
雙方互不干涉的前提,建立在雙方都沒得手的情況下。
倘若某一方先得手,而另一方還沒得手,定然不會繼續保持觀望態度。
正如曹操之,待拿下西北之后,周瑜若沒能拿下江東,那就別怪曹操不客氣。
不僅要一統北方,還要破壞周瑜一統南方,從而達到利益最大化。
同理,周瑜也是一樣,只要出現這種機會,就絕對不會錯過。
“丞相”
“好了。”
不給諸葛瑾再說話的機會,曹操直接打斷道:
“這些話,足夠你回去交差,莫要在此糾纏,速速退下吧。”
“喏”
眼見事不可為,諸葛瑾只能答應下來。
至少,也不算是一無所獲。
只要江東支撐的時間足夠久,就早晚能等到曹操的援兵,算是一份不大不小的希望。
諸葛瑾捫心自問,江東足有十萬大軍,就算打不過周瑜,死守龜縮總應該沒問題
“在下告辭。”
諸葛瑾倒也干脆,得了一句承諾后,旋即告辭離開。
曹操這邊也沒挽留,待諸葛瑾離開后,眾謀士便各自散去。
“來人吶。”
曹操想了一下,突然拿起桌上的毛筆,取來竹簡開始書寫。
“答周郎。”
周瑜贈了曹操一首詩,曹操也打算答一首詩給周瑜。
提筆寫下一句詩,曹操封簽好書信。
“送去妙才府上。”
既然周瑜的信是通過夏侯涓送來,曹操自然不會通過正規的外交渠道奉還,同樣還用這個方式回信。
——————
江陵。
“聽說這孩子要交給正妻撫養?”周忠抱著周勝問道。
“回從父,確有此事。”周瑜解釋道:“他生母有些不同常人。”
“小喬也有嫡子要撫養,不如就放在我身邊吧。”周忠提議道。
周瑜如今子嗣不少,但各自都有母親,也不可能總放在老爺子身邊。
剛好,張琪瑛所出的周勝,的確是個特殊情況,可以長久放在老爺子身邊。
“從父年事已高,會不會打擾您?”周瑜稍顯遲疑。
“無妨。”周忠當即道:“為父身子骨還算硬朗,親手栽培栽培這小子。”
“咱們周氏可是經典傳家,你向來不喜經學,這傳家的學問總要有人學。”
很顯然,周忠打算培養一個經學大家,來傳承自家的經典學問。
“也好。”周瑜點頭答應,“算是這小子的福氣,能得到您親自教導。”
“那就這么說定了。”周忠心滿意足,“回頭安排仆婦、乳母來我院里,小勝兒就養在我膝下。”
“遵命。”周瑜自無不可。
“你什么時候去前線?”周忠轉而問道。
“要看北邊的情況。”
周瑜暫時沒離開江陵,要等曹操的下一步動作。
萬一這老小子玩陰的,有周瑜在江陵坐鎮,也不會出什么岔子。
正說話間,只見夏侯涓在兩個侍女的攙扶下,緩緩來到近前。
“不安心養胎,怎么跑來這邊了?”周忠開口發問。
“拜見老爺子。”夏侯涓作勢見禮。
“免了。”周忠當即擺手。
“北方有信來。”夏侯涓拿出竹簡,“妾身不放心別人,想著給夫君親自送來。”
周瑜心中一動,明白定然是曹操的回信,旋即接過信件。
同樣是一句詩:
胡馬依北風,越鳥巢南枝。
“哈哈哈~”周瑜看罷不禁大笑。
曹操的意思同樣很明白,我搞我的、你搞你的,南北互不干涉。
“主公!”
周瑜剛放下信件,龐統便匆匆而來,手中拿著一份緊急軍情。
“北方細作來報,曹操大軍開往西北!”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