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馬徽宛如枯槁,頭戴狗皮帽子,身上裹著厚厚的貂裘,仿佛風再大點就能把他吹到。
“終于退了”
看著正朝漢水北岸撤退的曹軍,司馬徽不由感慨一句。
“曹軍撤退,想必江東方面也會退兵。”黃忠對戰事看的更長遠。
這次荊州的危機,來自曹孫兩家的聯手進攻,單憑一家還不足以造成威脅。
自然而然,曹孫兩家也只能共進共退。
在曹軍撤退的前提下,孫權再繼續糾纏下去也沒意義。
“荊州無憂,我就能放心了。”司馬徽蒼老的面容上露出一抹笑意。
“此處風大。”黃忠解下披風,替司馬徽系上,“先生還是快回去休息吧。”
“此番能守住襄陽,多虧先生策動百姓相助,可謂功不可沒啊!”黃忠由衷道:“待到主公歸來,我定然替先生請功。”
“哈哈~”司馬徽笑道:“那我就先行謝過將軍,告辭。”
“先生慢走。”
司馬徽隨即離開,黃忠繼續站在城頭眺望。
目送曹軍渡河,也沒有出城追擊的意思。
城中守軍太少,黃忠也不想節外生枝,以免葬送來之不易的戰果。
“來人吶,派遣斥候追上去,看看曹軍會撤到哪里。”
“喏。”
夜幕降臨。
黃忠沒去睡覺,而是坐在衙門里等待消息。
“報~~~”
“啟稟老將軍,曹軍一路向北,返回宛城駐軍。”
“好!”黃忠臉上露出笑容,“辛苦,下去休息吧。”
曹軍未在樊城停留,也沒在新野駐軍。
這意味著待到周瑜歸來,就能把這兩座城池重新收復,不會丟失一寸土地。
這下,戰事可以說圓滿落幕。
黃忠心滿意足,便打算起身回房睡覺。
這時,有吏員匆匆而來,神色悲痛道:
“老將軍,司馬公去了!”
黃忠身形一頓、眼神一凝,半晌沒有回應。
想到司馬徽在襄陽被圍后,便忙前忙后處理事務、動員民夫,黃忠心中有所明悟。
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者,是被這場戰事拖垮了身體
今日得見曹軍退走,強提的一口氣徹底松下來,再無任何擔憂與牽掛。
“司馬公”黃忠抿了抿嘴唇,問道:“可有留下什么遺?”
“并未。”吏員搖頭道:“據家人講,司馬公回府后就歇下,都還以為是睡著了而已。”
溘然長逝、含笑而終。
“發訃告。”黃忠沉重道:“全軍為司馬公吊喪。”
是夜。
三軍披麻、舉城戴孝,家家戶戶懸白幡,老少婦孺皆哭泣。
全襄陽自發行動起來,送這位長者最后一程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成都。
岷水之上,原本懸停江心的船只開動,首次主動停靠岸邊。
“噔噔噔”
伴隨著陣陣腳步聲,一艘艘戰船上的將士,紛紛腳踏實地來到岸上。
在諸將的指揮下,三萬大軍在平原上列出方陣。
周瑜披甲握劍,緩步走下甲板,目光在大軍方陣上巡視一番。
“呂蒙。”
“末將在。”
“命你率本部人馬留守。”
“喏。”
“其余人”
周瑜環顧諸將,拔出腰間佩劍,高聲道:
“隨我出征,追擊敵軍!”
“遵命!”
諸將齊聲高呼,身后的大軍也跟著一同大喊。
“遵命!!!”
“遵命!!!”
“”
周瑜滿意點頭,三軍奮勇、軍心可用。
大手一揮,將士們立即安靜下來。
隨著周瑜劍指北方,除呂蒙所部外,剩余大軍浩浩蕩蕩出發,沿著敵軍撤退的方向展開追擊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