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早的時候是物資缺乏買不了;后來是沒有半分經濟大權買不起。
這輩子,杜紅英手上有錢,但對購物的興趣并不濃郁。
因為這條街多年以后會與眾不同,所以杜紅英牽著兩個兒子跟梁阿妹饒有興趣的逛了起來。
“阿德叔,生意好啊。”
梁阿妹朝著一個攤子喊。
杜紅英看過去:好家伙,阿德叔在賣電子手表!
不用講,這是港市拿的貨。
“好什么啊,今天還沒開張。”阿德叔看向杜紅英一行:“逛街啊。”
“嗯,逛街。”梁阿妹回答:“時間還早,晚些時候阿德叔生意就好了。”
“托你的吉啦。”
杜紅英看那手表有點興趣,又不好意思問價。
主要是熟人,問了價不買就不好。
“靚女,看手表啦。”哪知道阿德叔一眼就看出杜紅英的需求開口攬客:“看看啊,我這個貨好得很,是那邊過來的,你若是要我也不賣貴,成本價給你啦。”
這口才真了得。
搞得杜紅英都不好拒絕。
不過他說什么成本價給自己的話杜紅英是不會信的。
誰賠本賺吆喝?
自己和他的交情并沒有熟到這種程度。
杜紅英拿起其中的一款看了看。
“你手上這個合適細路仔、后生仔戴啦。”
兒童款的手表,杜紅英一下就想到了符強和妞妞。
“阿德叔,多少錢一個?”
“看在你是熟人的份上,就成本價給你,十二塊啦。”
杜紅英……我要是不知道一點行情還真要對你感激零涕。
“這表在內地市場你買都買不到啦,質量很好,不用上發條,是電子手表啦”
杜紅英當然知道電子手表,內地確實也沒有。
這玩意兒估計著是非正規匯道過來的,就是佩服阿德叔不僅能拿得到貨,還敢大膽的在這兒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