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嫂子,您這廚藝可以去開飯館了。”
東西是老楚給拖回來的,從血淋淋臭哄哄的東西變成一大鍋一大鍋香噴噴的美食,他們恨不能高隊天天和嫂子成親。
“我爹是生產隊的大廚,所以我也跟著學了些。”
“難怪呢,當真是虎父無犬子。”
“戰友們可不能怪我們廚藝不行了。這是嫂子祖傳的本事,我們學不了,根本就學不了。”
“是啊,這當中很多調料都是我從老家帶來的,這兒好像沒有賣。”
所以,以后吃不上這些菜也不能怪食堂的人本事不行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。
下午四點左右,菜都搞好了,到時候只需要食堂的同志幫忙分一下就行。
這不是加了一個菜,加了三個菜
一個蘿卜燉骨頭湯,一個鹵豬肝豬下水,還有一個是麻辣血旺,那些領導也是一樣的加菜,不同的是有酒。
“到時候就辛苦你們了。”
“嫂子,我好想天天都這樣辛苦,這樣就能吃上嫂子做的美味了。”
一個調皮的小戰士笑著打趣。
“辛苦嫂子了,放心吧,我們會分發好的,不會偷嘴。”
“哈哈哈……”
眾人又是一陣歡笑。
杜紅英也笑,就覺得和這群年輕小伙在一起很快樂。
是啊,這兒的人都很單純,不像村里的婦人們總是想方設法的打聽一些別人的隱私,將別人的事兒當成茶余飯后的談資。
杜紅英心里也清楚得很,自從自己落水后通安村的人可沒少將自己的事兒當下飯的佐料。
看她從大嫂變弟媳,看她嫁了個當兵的,再看她成了寡婦,又看她生了一對兒子,孤兒寡母的連著公婆都欺負,再然后發現杜紅英好像不是軟柿了,日子過得好好的,甚至還修了新房子,成了手工作坊的頂梁柱。
村里的婦人們靠著她掙了些零用錢,也知道杜紅英掙得比自己多,但是本事不及她,只有眼紅的份。
然后就是突然有一天“死”了的男人開著小車回來接她隨軍了。
原想看她笑話的人,最終是失望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