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天機不可泄露。”杜紅英道:“收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質量,個頭要飽滿的,紅苕干最好是削了皮曬的。大量收購,多多益善。”
杜紅英還要讓幺姨也去收購。
“行,我明天就去打聽一下價格,后天去收購。”
“價格你們掌握一個度,就不用我多說了。”
“好。”
杜紅英知道這個時代物質缺乏,特別是城里買點什么都需要票。
過年的時候,農村小孩子嘴里怎么都有點嚼的,炒花生葫豆黃豆,自己家做的紅苕干這些,荷包里揣著串門,誰要是沒點吃的會被孤立的。
城里小孩子過年就是糖果。
要票的年代有錢也買不了太多。
杜紅英覺得這個生意可以做。
既然決定做,杜紅英還是決定帶著村里的人賺一點。
主要是通安村今年紅苕也是大豐收,有多的人家分了好幾百斤。
小麥谷子完全夠吃了,紅苕就用來打紅苕粉或做些紅苕干,當然會用來做紅苕燜飯,甜甜的香香的小孩子們都喜歡。
再就是過年做點紅苕干。
杜紅英要收削了皮的紅苕干,這個好辦,苕皮就削了煮來喂豬,紅苕干炕干來賣。
生產隊分的各種豆子杜紅英也收。
杜紅英這兩年都讓娘種了不少的海椒,幺姨也種,知道她有用,曬干了就用密背篼給她送來。
楠木林山上的野花椒紅了,陳秋葉就讓兒女去摘了,摘了曬干就給她送來。
連這樣的本錢都不需要她花。
石柱和陳秋葉都下鄉收購這些雜糧土貨。
“紅英,你這是要干啥啊,買這么多葫豆。”
“做生意啊。”
杜紅英用大木盆先泡了五十斤的葫豆,然后抓了李紅運和杜紅衛這兩個想搞錢的小子做童工。
“手要輕一點,一刀砍下去拿起來,破了皮的葫豆放一邊。”
杜紅英要做的是炒貨。
她買了十多斤鹽,往鍋里倒了五斤,把一個陳冬梅看得目呆口瞪的。
“都說鹽不值錢,你這樣當真不值錢?這東西不咸?”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