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涉及到了有三家人的房子要搬遷。
年輕的還好說,年紀大的就不樂意。
一個老太太倔強不動,另外兩家就坐等風向變。
生產隊、村上和鄉上的人來說都不好使。
“當初說好搬遷的,怎么現在變卦了?”
指揮部的人火冒三丈,不能因小失大影響工程進度。
他們也來村小買蘿卜湯吃,邊吃邊討論。
還別說,這個時代的人都講原則,是真的不占百姓一點便宜。該是多少錢就多少錢,不會蹭吃蹭喝。
這種優良品德很受百姓愛戴。
聽他們討論,杜紅英記得上輩子好像也出現了類似的事兒。
然后他們采購的是高壓政策,還請了派出所的民警來,那鬧事的老太太是外強中干,一看穿制服的人來了就嚇住了,跑回家吃了老鼠藥,鬧出了人命,指揮部幾個領導也受了牽連,好像還被判了幾年。
對,就是這事兒影響了工期,修水庫原計劃三五個月完成的,最后干了快七個月,影響很不好,所有的人都是受了累還沒討到好。
“年輕的說好了,老的胡鬧。”一個中年漢子無奈的嘆息道:“現在怎么辦啊?”
“肖主任,這可怎么是好?”
“不行的話就報派出所吧。”肖主任放下碗筷:“總不能讓我們上千號人停下來等她一個老太太,延誤了工期誰都擔當不起。”
“報派出所不太好吧。”
“有什么不好,生產隊大隊鄉上的同志都去做了思想工作沒一點兒用處,那就只有剩報派出所這一條路了。”肖主任道:“遇上不講理的人,只有找一個地方給她講理”
眾人想了想也覺得只有這樣子了。
“鄧同志,你等會兒騎自行車跑一趟鎮派出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