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傳,華京大學的新生慣常是9月開學。
但1978年春這個特殊的年份里,2月22日將有一千多名的新生,走進這所全國知名的高校里。
這也就意味著,梁喬喬必須在2月下旬開始之初抵達華京。
從偏南軍區回來之后,她在梧桐村呆了沒幾天,就在二月中旬即將結束的時候,收拾東西準備進京。
當李勇和張猛弄來的軍用吉普車載著梁喬喬出村的時候,梧桐村大部分的村民都前來相送了。
村頭的大樹下,老村長靠在車窗上跟她說話:“喬喬丫頭,進了京自己注意著點啊,離得太遠我們也幫不上你,有什么事你就給爺爺打電話回來。”
“好的,爺爺,您放心,我會照顧好自己的。”梁喬喬乖乖巧巧地點頭,“我家就托付給村里啦,您看不忙的時候記得找人幫我推房重建一下呀。”
陳老大家的院子從屋頂到院墻,都殘破不堪。
不說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了,她都擔心哪天風雨大了些房屋和院墻都會垮塌下來。
所以她按自己的喜好設計了一款年代風農家院子,交給老村長利用農閑時間在村里找人幫她重建房屋。
梧桐村雖然遠了點,她以后不一定能常回來,但這里是英雄故居,她得幫原主保護好這個家,至少不能讓后期連掛英雄牌匾的地方都沒有。
也許若干年后,會有后人前來瞻仰英雄陳子明的故居呢?
老村長笑呵呵地直點頭:“記得記得,爺爺一定給你辦好,最遲年底你的新房子就能建出來了。沒建好也沒關系,你回來了先住爺爺家。”
一村子人目送軍用吉普車消失在遠方,才回過頭來找老村長:“村長叔,喬喬丫頭真的給我們留了良種啊?”
“那還能有假嗎?我都親自幫忙背過去進倉了呢。”
“聽說是喬喬丫頭從外面給我們特意挑的高產良種?”
“咳咳……”老村長清了清喉嚨,“喬喬走前說了,她買回來的良種有限,讓我們先試種一季看看。我打算聽喬喬的,先拿一部分田地出來試一試,等結果出來了我們再來商量要不要擴種。”
村民們紛紛同意:“村長叔說的對,沒試過誰也不知道怎么樣,先試一部分,萬一不成我們也不至于餓死。”
“我是相信喬喬這孩子的,她去一趟軍區還記得惦記我們村里的這些人。”
“不知道京里怎么樣,離我們華南區實在太遠了,要不我們都能時不時派點人過去看她。”
“行了行了,喬喬丫頭也擔心我們呢,不是還特地留了明子的撫恤金,專門給村里的孩子們作那什么助學基金嗎?以后大家都勸自家孩子好好讀書,可別辜負了喬喬和明子兄妹倆的這份心。”
“對對對,是該說一說村里的那幫崽子了,喬喬可是我們村的第一個狀元呢,能不能再多出幾個,就看崽子們爭不爭氣了。”
“……”
村民們熱議紛紛,頓時都不覺得外面的天冷了。
梁喬給梧桐村留下火種,就帶著兩位警衛,提前進京去了。
南縣雖然只屬于華南區的一個特困縣,但這里算得上是華南區最大的鐵路中轉站,所以在南縣上下車或換乘的旅客有很多。
李勇和張猛兩人照常負責買火車票和解決食宿問題,梁喬喬這個正主兒一路上則只需配合他們的行動就好,可謂將擺爛進行到底。
按照70年的火車速度,從華南區到華京,一路上停停走走,預估要花40小時左右的時間。
要是再加上這個時代火車正常晚點的基本操作,那真的是沒有辦法確切計算。
梁喬喬拿到火車票之后,盯著上面的時間,計算得臉都綠了。
媽呀,在火車上要呆那么長的時間,她真怕自己坐車坐到有心理陰影。
腦海里,三個智能機器人管家也在跟她同頻觀看火車票,不約而同地吐槽:主人,你們這個列車的速度也太慢了吧?
最高時速只有80kh,坐一趟火車,牛崽子生下來都會跑會吃草了。
主人,要不你找個時間,帶我們改造一下你們這個時代的車子算了?
……
三個機器人管家討論得熱鬧,梁喬喬嘆息了一聲,用意念回應它們:“先不說車子好不好弄吧,這個年代的路也很坑人啊。”
想想從梧桐村到南縣的一路上,她暈車暈得有多嚴重,三個機器人瞬間就沉默了。
確實,要是全國都是這種道路狀況,就算有車子也少不了要受罪。
良久,梁國紅才感嘆:所以我覺得,你們的老祖宗有一句話總結得很對,要致富,先修路。
梁志越和梁志亞姐弟倆也同意:確實,沒有一條像樣的路,想做什么都很難啊。
主人,要不我們先修路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