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弟妹!”十一娘笑著起身和來人見禮,“有你這句話,我也就放心了!”然后兩人笑著圍太夫人坐下,商量著由十一娘接待幾位閣老和侍郎的夫人,五夫人接待周夫人、林大奶奶等人,至于像黃大人和鄭太君那樣的,就領到大夫人這邊坐。茶水由竺香負責,酒宴由宋媽媽負責,說到這里,五夫人“哎喲”一聲,問十一娘:“請了哪個戲班來唱戲?”
按慣例,如果請了戲班,還得派個人專門司唱戲的事宜。
“請了惜香社。”十一娘有意和德音班保持距離,“他們的新戲多。”
“婚嫁的堂會又不是閑著無事請客賞景的堂會,圖個新鮮好玩。”太夫人笑道,“那幾折講琴瑟和鳴的折子戲總是要唱的。”說著,沉吟道,“我看,就把三大戲班都請了吧!點春堂那這邊一個戲前”外院設一個戲臺。請了小芬芳,小聯珠這樣十一、二歲的到點春堂來唱堂會,像白菊霜、向三晚這樣名角在外院唱。司房的準備幾十鏈雪huā銀,誰唱的好,當場就賞銀子,讓三個戲班打擂臺去。讓大家都樂呵樂呵!”
“娘這主意好!”五夫人點頭稱贊,“這樣一來,那些人為了戲班的聲譽,定會盡心盡力地唱堂會。”說到這里,五夫人有些〖興〗奮起來,“這次肯定很熱鬧。”
“就是要熱鬧嘛!”太夫人笑道,“諭哥兒雖然落了第,可這婚事一樣要辦得風風光光!不能因為我們讓外人看著輕瞧了他!”
這世上本就是人抬人高。
如果這樣”到時候找個借口把徐嗣誡留在內院就行了。
十一娘點頭。
“還是娘考慮的周到。”她笑問五夫人,“那就請石媽媽幫著安排這幾個小戲子,你看怎么樣?”
??
??他們倆口子都喜歡唱戲,石媽媽耳濡目染,比一般的人都要了解戲班的事。
五夫人爽快地答應了。
幾個人又商量了一些細節,眼看看到了晌午,太夫人留兩人吃了午飯。
出門來,碰見秋雨。
“夫人……”她曲膝行禮,“,高青的七姨老爺和七姨太太帶了兒子來給二少爺送恭賀了!”,十一娘很驚訝。
她前些日子為徐嗣諭的婚事給朱安平送請柬的時候沒有說,還以為寶哥兒小,他們不準備來了。
“七娘來了!”五夫人也很驚訝,“前兩天寫信給我還說寶哥兒會認識人了,怎么提也沒提就來了燕京。”說著,笑了起來,“常聽她在信里說寶哥兒如何如何,我還沒有見到。這次可能瞧個仔細了。”,兩人疾步去了正屋。
做了母親的七娘身材還是那樣的輕盈,眉宇間再也沒有了從前的浮躁,舉手投足間都透著少女般的歡快。倒有未出婚時的風采。
她懷時抱了個余半模樣的嬰兒,身邊還跟著五、六歲的小男孩子。
十一娘十分驚訝,雖然猜到了那小男的身份,但她還想確定一下。她指了那小男孩:“這是?”,七娘笑道:“這是我的長子繼哥兒。”然后吩咐那孩子喊”“這是你十一姨,這是五夫人!”,那孩子緊緊捏了七娘的衣角,細聲細氣地喊人。
七娘就歉意地道:“鄉下地方長大的,沒見過世面,不免有些畏手畏腳的。失禮之處”還請十一妹、五夫人不要見怪!”
“你怎么和我們這樣客氣起來。”五夫人笑著打量七娘的嗣子繼哥兒,“小孩子家,害怕見著生人。大些就好了。這里又不是別外,我們又不是別人,談不上失禮不能失禮的。”
十一娘卻是上前抱了寶哥兒。
孩子白白胖胖,挺沉手的。
“外甥像舅。”她笑道,“長得七分像王哥,三分像七姐夫。”
寶哥兒落她的懷就扭著身子望著七娘哭了起來。
七娘忙上前接了過去:“,我從小抱到大,誰都不要。就是你七姐夫也抱不住。”
五夫人見繼哥兒也有三分像朱安平,道:“那豈不是連你婆婆也不要?”
七娘就斜睇著五夫人笑,頗有些“這還用問”味道。
五夫人咯咯咯地笑起來。
朱家老太太想的就是孫子,如果七娘把兒子養的不要祖母,朱家老太太那撓心撓的癢癢可想而知。
十一娘也抿了嘴笑,請兩人到西次間臨窗的大炕坐了,和五夫人給了繼哥兒和寶哥兒見面禮。知道七娘一家下午才到,歇在自己燕京的宅子里,今天一早就過來了,問了她這幾日的安排,又把幾個孩子都叫來和繼哥兒、寶哥兒見禮。
誠哥兒吵著要跟著姐姐歆姐兒逗寶哥兒玩,謹哥兒和詵哥兒兩個來之前正在一起蹴鞠,不耐煩在這里坐著聽大人說話,拉了繼哥兒要一起去外面玩。
繼哥兒嚇得臉色發白,躲在七娘的身后不出來。
七娘笑著給繼哥兒解圍:“他不會蹴鞠!”
謹哥兒不以為然:“我來教他。連我娘都學會了!”
好像十一娘很笨似的。
十一娘聞不由輕輕地咳子一聲。
七娘和五夫人大笑起來。!~!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