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常清默默苦修中,羅和軒外院商戰還在繼續。
公冶靖所建立的盤坯工坊,在經過一夜精心計算之后,扣扣索索的推出了每月一百銖的全勤獎,以及最高五百銖的盤王獎。
看得常清搖頭不語,做大事而惜身,這點利益怎么可能吸引已經在他工坊做習慣的學徒?
畢竟離開是要背負“叛徒”罵名的!
常清隨手出了一個“損盤保險”,不僅賺了保險收益,又把對方壓了下去。
值得一提的是,經此一役,有幾名背叛的學徒想要回來,尤其是一位叫劉晟的外院學徒。
據說,此人十分缺錢,這才練出最快手速,眼下想要回來,掙那千銖盤王獎。
常清沒要,倒不是嫌棄背叛。
尹彥四弟倪弘軒那是背刺,他劉晟打工牛馬一個,只能說是正常商業流動。
之所以不要,乃是因為一家獨大未必是好事,哪怕盤坯篆刻技術含量很低,所以讓公冶靖茍活很有必要,省得東家霍塵寰猜忌。
現在的他,幾乎籠絡了外院七成以上學徒,每天從中賺取千余銖收益。
不過十來天,就攢出了兩萬銖現金。
常清直接獻了五千銖給劉管事,換來劉管事愈發熱情態度,無形之中也為他掃平了諸多小麻煩。
至此,常清算是建立起了屬于他的現金流。
唯獨黃庭竅遲遲無法打開,讓他有些無奈,面對自身修為遲遲無法突破的囧局,他又盯上了外力。
可惜,手里雖然賺到一筆小錢,但距離購買法器還是有著不小差距,尤其是最近物價隱隱有上漲趨勢,索性一頭扎進遺珍巷,碰碰運氣。
連續三四天溜達下來,除了幾件不值錢的小玩意,一件寶貝也沒遇到。
只能感嘆,撿漏這種事情,恐怕也只存在商家宣傳的“故事”中。
這不,旁邊就有一家攤主,正垂頭喪氣的跟旁邊攤主講述著,如何眼瞎賤賣了一柄從霧區挖來的寶劍,引來幾位過客的側耳傾聽。
常清本來并不在意,結果越聽越覺得那故事主角甚是耳熟,當聽到“對方兩人”“用太歲交換”時,頓時哭笑不得起來。
他正樂呵,一名中年人錯肩而過,有聲音飄入耳中。
“常先生,我有一筆十萬銖的生意,先生若是感興趣,巷尾餛飩攤上,白衣斗笠前細談。”
常清驀然轉身,那錯肩而過的中年人,已然消失在人群之中。
十萬銖的生意?
盤坯生意?
已經有羅和軒之外的羅經師盯上了這一塊?
常清在沉吟中,還是慢慢悠悠往巷尾行去,待行至巷尾,人流驟減,果然便見巷尾支起一個餛飩攤子。
一共兩張桌子上,都坐著客人。
一張坐滿了人,一張只有一位客人,身穿麻布白衣,桌角靠著一張斗笠,看起來一副江湖人士打扮。
“來碗餛飩!”
一聲吆喝中,常清在麻布白衣對面坐了下來。
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