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場宮變來的猝不及防。
走的也悄無聲息。
原本應該被調離京城的官員都井然有序的做事。
所謂的兇殺案,不過就是將所有人調離調離京城的誘餌。
等到所有事情都處理完畢,百姓才得知這一消息。
百姓知道,百姓震驚。
不過最震驚的還是平叛宮變的,是早已離世的昭明太女。
比起對宮變的震驚,她們更震驚的是百姓口中的英雄回來了。
百官聽到秦世安死而復生的消息紛紛活絡起來。
紛紛來到鎮北王府求見。
可秦世安平叛宮變之后,便回了鎮北王府。
鎮北王府閉門謝客。
就連秦世安麾下的朝臣都見不到人。
無人知道昭明太女究竟在做什么。
隨著秦世安回京。
京城落下了第一場大雪。
往年的第一場雪都不會太大。
可今年的這一場雪,使京城一夜之間銀裝素裹。
百姓中都在傳,昭明太女乃是晉國福星。
所謂瑞雪兆豐年。
第二年的播種必定會大豐收。
而大晉律例修改后的第一次科舉也拉開了序幕。
吏部尚書烏文光烏大人主持科舉。
考場巡視之時,他擲地有聲的說道:
“本官吏部尚書烏文光,奉旨主持此次科舉。
希望各位不負寒窗苦讀十載,給自已一個滿意的答卷。
祝愿各位學子,科舉之后,都能有個錦繡前程。
不過咱們丑話說在前頭。
這學識不夠,可以日積月累,但品行不夠,人難做。
考場上最忌諱徇私舞弊,不論是學子還是官員。
一經查出,嚴懲不貸!”
這話是說給那些心思不正的學子聽的。
也是說給想要做些什么的官員的聽的。
誰人不知,他是昭明太女的麾下。
現在昭明太女回京,他口中的嚴懲不貸可不是玩笑!
可總有些不信邪的。
科舉由吏部,禮部,千鳥司共同操持。
作弊的學子被抓住當場取消考試資格。
逐出京城,不可再參加科舉。
而參與徇私舞弊的官員直接被革職下了大牢。
而這一舉動,震懾住了小人。
也加大了學子們的信心。
這場科舉,公平。
科舉需要持續到來年春天。
年關將至。
秦世安收到了壽宗來的信。
韋子明被活捉。
其勢力被全部絞殺。
與其勾結的水匪也被全部消滅殆盡。
此次滄州漕幫掌舵居首功。
不日,魏萱隨大軍一起押送韋子明回京。
壽宗回京后,便隱藏蹤跡去了滄州等待時機。
只等秦世安的號令。
這場宮變,是秦世安一早就預料到的結果。
就算他們沒有這個心,沒有這個膽量。
她的人,也不會讓他們潛移默化的接受這件事。
這些人的身邊都有秦世安的人。
可不是只有這些人身邊有秦世安的人。
而她留在滄州的兵馬便是為了水上勢力做準備。
如今,晉國盡在她的掌握之中。
秦世安站在祠堂。
秦業的牌位就放在她的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