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慎慈通通應下。然后道:“你說的通通都很有道理。為什么我們一樣大,你卻比我厲害這么多?”
戚繚繚嘆氣。“我也很羨慕你,還能這么傻乎乎的。”
……
蘇家的事情戚繚繚并不打算過份插手,隨著蘇沛英在衙門里的穩定,他們的底氣和實力都在加強,很多事情是可以應付的了。
說到底,她如今是“戚繚繚”,她只能旁觀提醒,動手還得他們自己來。
不過即便如此,她也還是讓戚子泯派人去盯一盯蘇士斟,這老家伙絕不會放過續弦這件事給自己牟利,她雖然不插手,但至少也要知道他動向才不至于被動。
隨著徐坤等幾位將領入京,靖寧侯和戚子煜他們嘴里提到幾位邊關將領的次數也多起來。
戚繚繚看到這陣勢,心里反有些期盼著朝廷早做出征準備,把烏剌的給趕跑了再說。
打完烏剌,畢竟還有燕棠的死因需要解疑,以及還有朝中后來伺機
而動的那批文官,他們真的會因為這一世的改變而完全放棄與勛貴爭權嗎?
不管孫彭其人該如何評價,前世里聯名要殺他的那幫人的嘴臉都夠難看的。
如此想來,燕棠的死其實搞不好跟他們也有關系。
畢竟勛貴死了那么多,燕棠死于五年后的第二戰,那一戰贏了,天下太平了,他卻死了。
他的死才代表著勛貴在朝中的勢力徹底變弱,從得益的一方正是某些文官們來看,如果燕棠的死真有嫌疑,難道不是他們更像兇手嗎?
讓燕棠掛帥打烏剌是為力求大殷勛貴們不像前世那樣慘淡收場,只有勛貴實力保存,才能夠繼續保持目前朝堂上的平衡。
而如果害死燕棠的兇手真是那些捉著孫彭先開刀的文官們,有勛貴們在,那段內幕才更有可能被披露。
如今朝廷局面并不算差,勛貴雖受重用,乃是因為大殷開放眾邦往來的同時需要防御外敵,文官里事實上大部分還屬清明之士。
就連蘇士斟之流,實則也未曾想過要跟勛貴拼高低什么的。
當然,后來世故如他,也還是順應大勢,依靠他的恩師劉蘭珍入閣了。
害群之馬總是有的,哪朝哪代都不能杜絕。
很多人初初并不想殺人放火,是時勢推動擁有了殺人放火的條件才開始生變。
近日,她除去讀書,余下的時間就把戰后逐漸冒頭的那些個官員在紙上捋了捋。
只是朝廷里這么一忙,她心里也略有些不爽。
蘇慎慈說的有人給燕棠說親的事情,她其實也從戚子泯他們口里聽到過了。
她的初衷本就是希望他這一世里安然幸福直到壽終正寢的,前世里給他說親的人也有,但可沒有如今的陣仗。
所以倘若他真能尋到個合適的姑娘成親生子,按理說她應該感到滿足和高興,然而并不,她只覺得沒勁。
人家有權有勢有地位,五官好身材好腦子也好,還能缺媳婦兒?
京師里的官眷們,怎么就那么閑。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