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得不說,日本這個國家,能夠成為中華民族的心頭大患,還是有一定的道理和實力的。
歸根結底,就是日本國的地理環境導致的。
小國寡民,資源匱乏,就得不斷的為了枯竭的資源,而想著向外拓展和侵略與發展。
哪怕是二戰戰敗之后,日本陷入了短暫的蕭條之后,又借助朝鮮戰爭,為美國及聯合國軍做后勤,迅速積累了一大批的軍工企業和技術。
同時,有美國這個太上皇在,壓榨日本勞動力和產能的同時,也給日本帶來逐漸恢復和經濟繁榮發展的契機。
通過美國的市場,日本的三菱重工、松下、本田等等企業,直接將商品貿易做到了全世界的市場。
經濟繁榮,物質豐富之后,帶來的必然是精神文化的進一步發展與傳播。
日本漫畫的這種形式,從二戰之后,就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式,在日本國內快速傳播起來。
剛開始的時候,漫畫還是像中國的小人書一樣,是低幼化的一種兒童文化產品。
但是隨著七十年代的一部動畫電影《宇宙戰艦大和號》上映,直接創造了當年的票房神話,兩個多月超過兩百七十萬人觀看,票房收入更是達到了恐怖的二十一億日元。
這標志著日本動漫讀者群體迅速地從兒童,轉向了成人化轉變。
同時,這樣龐大的經濟效應,也讓日本的文化省看到了,漫畫作為一項經濟支柱產業的潛力。
所以從六七十年代開始,日本各級政府都采取了不同的鼓勵文化產業,尤其是漫畫產業的激勵措施。
像《明日漫畫周刊》這樣,獲得政府低價土地供應的漫畫雜志社,不在少數。
只不過,這些附加的條件,并不是一般的漫畫雜志社能夠達到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