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演李云龍的演員呀?嚯!這個難度還真的是不小”
一聽到這話,林火旺也摸了摸腦袋。
因為,在他的腦海當中,李云龍的人選和形象,完全就已經固定了下來。
非李幼斌老師莫屬呀!
為什么后世那么多的抗日劇都有翻拍的,像什么《雪豹》就拍了兩個版本,但是《亮劍》卻沒有人敢翻拍呢?
最根本的原因,就是沒有男演員敢來挑戰這個李云龍的角色。
實在是李幼斌老師的李云龍演得太經典了,這么多年來,那么多個電視臺,輪番重播《亮劍》,全中國的老百姓都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。
李幼斌老師的李云龍形象,簡直是太深入人心了。
以至于,后面林火旺看李幼斌老師演的其他戲時,明明李幼斌老師演得挺不錯的,卻往往還是覺得,他就是李云龍,就是那個滿口喊著“這回要干一票大的”的八路軍獨立團團長。
“是呀!這不我們蘇廠長他們,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了。
畢竟,這《亮劍》的拍攝周期最長,其他的演員和服化道,都已經基本上就緒了,獨獨這個主角李云龍,遲遲定不下來。”
跑來喊林火旺的,也是春城電影制片廠的一個資深場務,從小就跟著爸媽在春城電影制片廠里干活,所以對電影拍攝的各項流程和進度,都非常熟悉,對春城電影制片廠也非常有感情。
這個時候的工人們,和后世被“資本家”壓榨的工人,真的可以說,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個體了。
這時的工人們,是真正的做到了“以廠為家”的。
“以廠為家”這話放在后世,掛在工廠的墻上,都會被人嘲笑是作秀和搞笑。
可在見過以后的三四十年時間內,工人們在我國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物質條件,可以說是最好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