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原本以為,郭琳嫻母女到港島來,肯定是要為生計發愁,會著急找正經的工作。
可他們這些大陸來的,連粵語都不會說,在港島哪里有什么謀生的技能呢?
卻是萬萬沒想到,郭琳嫻母女雖然不怎么會說粵語,卻是會更“高級”的英語。
是的!
其實在這個年代,港島大部分的民眾說的雖然是粵語。
但是,鬼佬們使用的英語,卻是最上流的語。
會說英語的話,不管你其他條件怎么樣,都能找到比較高薪的工作。
而真正港島富豪圈里,卻有一大批富豪是來字浙江、上海一代。
會寧波話、上海話,也都是要混港島上流社會,非常好的敲門磚的。
柳茹夢非常禮貌的和大家打了招呼之后,便跟著大家一起回郭家去了。
一路上,坐在平治車上,她也像自己的母親一樣,看著窗外的港島景象,腦海當中想的卻是自己從小長大的大上海。
兩地之間的對比,天與地的鴻溝,同樣引起了柳茹夢心中天翻地覆一般的變化來。
與此同時,在京城,《人民文學》編輯部。
這一段時間,可以說是真正的將《人民文學》的編輯們給累得半死了。
沒辦法!
誰讓林火旺開啟了國內的“傷痕文學”潮流呢?
這個題材又為什么寫實,有什么的素材和內容可以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