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實說白了,就算真的有問題,也是他們兩個人感情上的問題。
我們這些外人,怎么插手都是不恰當的。
現在關鍵的是,你們倆把這個西郊靶場的隊伍給拉出來。
我去向上面打報告,特批你們場地和一批訓練的設備,老趙、老黃,你倆可得好好爭氣一次咯!”
“放心吧!小東哥,我們一定不會辜負期望的。”
趙蒙生握緊了拳頭,十分有把握地說道。
而另一邊,當《滬上日報》和《人民日報》上都刊登了錢淑珍的《時代的傷痕,回家的知青》,整個上海各大單位里的干部們,也都紛紛議論了起來。
“你們看,這報道里說了。海子的妻子,是從上海插隊到東北的知青。那豈不是說,她現在回到了阿拉上海來了?”
“海子的妻子是上海人?我呸!真丟阿拉上海人的臉”
“郭處長,你的女兒也是到東北插隊回來的,你問問她,知不知道這個海子的妻子。
要是知道她家在哪里,我都想上門去好好罵罵這個賤女人了”
外事辦的翻譯局里,郭琳嫻今天來上班,就聽到了如此多關于此事的議論。
這些同事都在紛紛聲討著報道里的海子前妻,覺得她丟了上海人的臉,怎么能干出這么忘恩負義、薄情寡義的事來呢?
上海人雖然經常給人小氣、精明和計較排外的印象,但本質上上海人是十分要面子,在乎自身名譽和榮譽的。
尤其是當發現有個別上海人的行為,玷污了整個上海人的風評,就會非常團結一致的聲討起來,甚至大有將其開除出上海戶籍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