尤其是王曉華的母親臨終前用血跡在《毛主席語錄》扉頁寫下“盼團圓”,這樣的細節更是帶給人一種感官上無比的震撼。
這篇《傷痕》發表后,收到7萬余封讀者來信,同名話劇在全國巡演300余場,足見其影響力。
也就難怪這個階段反思特殊時期的文學作品,會被冠以傷痕文學的名稱了。
時間不等人,林火旺自然等不到,傷痕文學自然風靡起來。
所以,他和柳茹夢一回到家,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急著上床。
今天反而又坐在了書桌前,拿起了鋼筆來。
“嗯?阿旺,你?怎么不來?”
柳茹夢有點意外。
按理來說,兩人已經兩天沒見了。
這一日不見,如隔三秋。
兩日都算得上一年半沒見了,怎么他一點都不心急了呢?
弄得柳茹夢心里癢癢的,羞答答地湊上前去,看到林火旺居然又在奮筆疾書了起來。
她不敢再打擾林火旺,而是在一旁默默地看著。
“阿旺這完全是才思泉涌呀!剛剛寫完一部《亮劍》,現在又馬上開了一本新的小說《傷痕》。
就是不知道,這《傷痕》講的是什么樣的故事呢?”
這一回柳茹夢學聰明了,可沒有憑借書名來亂猜小說的內容。
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