鳳川城東南方三十里立著一塊界碑,過了界碑就算是進入鳳川境內了。
龐大的軍陣矗立在平原上,漫天飛舞的軍旗皆大書一個“李”字。
短短十日,李家討伐洛羽的大軍就已經集結完畢,動作比迎戰羌人要快得多。蒼岐處于三岐山內,三山環繞,地勢險要、易守難攻。要想攻克蒼岐必須先拿下鳳川城,所以鳳川就成了李家的頭號攻擊目標。
整整八千軍卒,騎步混合,只不過軍中服飾各異,這是李家召集了七八城的牙兵拼湊出來的部隊,真正隸屬于李家的只有兩千人馬。
此前對付羌人,李家沒那么用心,但這次討伐蒼岐李家是出了死力的,嚴令各城出兵,誰敢不出兵李家就會視其為敵人。
此令一出誰還敢懈怠?你洛羽就算再名震闕州,但李家多年來積攢的威嚴依舊能震懾全境。
李家軍的對面同樣有一座騎陣,不過規模看起來就小得多,區區千余人,領兵而來的蒙虎百無聊賴地晃蕩著腦袋,時不時還會撇個嘴。
身后一千精騎同樣是這般表情,很隨意地整理甲胄,看不出半點大戰來臨的緊張
兩軍遙遙相對,恰好以界碑分割,各占一方。
李家正中央高舉一面帥旗,軍旗之下便是此次出兵討伐蒼岐的主將:李承云。
在一眾李家武將里此人算是頗為厲害的那一個,早年間征戰邊關,有過擊敗千余羌賊的彪悍戰績,頗受李松年父子倆倚重。
李承云從馬背上踮起身子往對面看了看,眉宇微皺:
“洛羽小兒真是驕狂至極啊,我大軍壓境,他竟敢只派千余人迎戰。”
他身邊圍著的幾人就是隨軍出戰的各城城主以及李家偏將,其中一名身材略顯壯碩的將領譏諷道:
“估摸著那位洛城主也就這么點兵馬了吧,不自量力,也敢與李大人為敵?
不是說洛家軍驍勇善戰、戰無不勝嗎?怎得在野槐山被打得丟盔棄甲呢?
依我看就是徒有虛名罷了,指不定靠什么下三濫的手段才殺了完顏康與完顏昌。”
開口說話的人叫崔莽,鼎城城主,十年前還是個土匪頭子,殺人放火打家劫舍,無惡不作,靠著一柄三環大刀闖出了名堂,最終占據一城過起了人上人的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