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薩拉赫第二次錯失的單刀球是上半場雙方最后一次有威脅的進攻。
隨后比賽稍微有些波瀾不驚了,一直到主裁判蒂爾潘吹響上半場比賽結束的哨音,雙方都沒什么太好的機會。
最終,雙方帶著00的比分進入了中場休息。
………………
詹駿在解說席上長出了口氣,說道:“這個上半場實在是太激烈了,這可能是我看過最火爆最激烈的歐冠決賽上半場了。雙方完全沒有一丁點的保留,全力以赴對攻,這樣的比賽看起來可真過癮,但也夠讓人緊張的……”
加里?萊因克爾也對兩支球隊的表現提出了表揚,他說道:“兩支球隊對彼此都很熟悉,他們畢竟在聯賽中糾纏了很久。正是這種熟悉,讓他們不用經過任何試探,可以從比賽開始的第一分鐘起,就進入這種速度極高的攻防轉換中。不管怎么說,感謝兩支球隊為我們奉獻了如此精彩的一個決賽上半場!”
一直以來,都有一個說法,“自古決賽無名局”,意思就是決賽這么重要的比賽,很少有能夠成為經典的比賽,相反絕大多數決賽都很難稱得上是精彩,簡直堪稱“沉悶”“乏味”的代表。
因為在決賽這么重要的比賽中,比賽雙方都會以少犯錯為第一任務,盡量不犯錯,而等待對手犯錯,是很多球隊打決賽的指導方針。
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,很多球隊都會選擇防守的戰術,踢的小心謹慎和保守,誰也不敢貿然進攻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怎么可能會有好看的比賽呢?
有個防守反擊就算是對得起觀眾了,更不要說如此大張旗鼓的對攻戰了。
很多決賽到最后往往拖成點球決戰,正是與此有關。
雖然說點球決戰也很精彩刺激,充滿了無窮的未知和不確定性。可是在點球決戰帶來之前,觀眾們要先忍受一百二十分鐘沉悶乏味的比賽,那可不是什么好的享受。
………………
比如1994年的世界杯決賽,在美國午后的烈日高溫下,巴西和意大利踢了一場乏味之極的比賽。
當時那支巴西被認為是世上最丑陋的巴西隊,毫無桑巴足球的韻味,只有防守反擊。而意大利更是防守足球的代名詞。
這兩支球隊湊到一起,能投踢出好看的比賽就見鬼了。
1994年世界杯決賽就是一切重大賽事決賽的一個縮影,絕少有決賽是對攻戰的。
而今天這場歐冠決賽,從比賽的第一分鐘起就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對攻,看的觀眾們心潮澎湃,也讓解說員們驚呼連連。
其實,有布魯諾參加的決賽,是跟普通的決賽不一樣的。他是一個喜歡進攻的人,而且不論是在俱樂部,還是在國家隊,他都扮演著球隊的進攻組織核心角色,這就導致他所在的球隊,在進攻方面都是非常積極的。
哪怕是在決賽里,也不會有著想靠死守來獲得冠軍的想法。
而這些決賽,比分也基本上沒有出現過00后通過加時賽甚至是點球大戰決定冠軍歸屬的,并且經常出現大比分。
比如2017-2018賽季的歐冠決賽,曼聯對上了如日中天,一心想要取得歐冠三連冠的巔峰皇家馬德里,雙方大打對攻,打出了一場蕩氣回腸的43,堪稱歷屆歐冠決賽最有觀賞性的一場比賽。
又比如2018-2019賽季,曼聯和利物浦那一場驚世駭俗的53,兩支球隊在比賽里同樣是瘋狂對拼,是歐冠歷史上單場比賽進球并列第二多的比賽,僅次于1959-1960賽季73擊敗法蘭克福的比賽。
………………
在中場休息的復盤中,嘉賓們都認為上半場很精彩。
總體來說,曼聯又占據優勢,他們有威脅的射門次數要多于利物浦,最后沒有能夠取得進球實在是太可惜了。
嘉賓們還擔心上半場曼聯沒有領先,那么中場休息的十五分鐘會成為利物浦喘息的機會。
一旦利物浦緩過勁來,對曼聯絕對是一個不小的威脅。
到時候曼聯肯定會為他們上半場沒有能夠取得進球而感到后悔。
在兩支球隊的更衣室里,雙方主帥都表揚了自己球隊在上半場的發揮。
就算是錯失了兩個單刀球的薩拉赫也沒有被克洛普批評,相反渣叔還專門表揚和鼓勵了他:“我昨天就對你說過,穆罕穆德,你會是這場比賽的關鍵人物,你在上半場的表現沒有讓我失望,你瞧,我說的沒錯。所以下半場請繼續這么踢吧!他們根本跟不上你的速度!”
本來上半場因為錯過了兩次單刀球機會的薩拉赫,還在為此而感到懊悔和痛苦的時候呢,現在聽到克洛普這么說,內心忍不住有股暖流涌了出來。
作為球員,來自主教練的信任是他們最看重的。所謂“士為知己者死”,雖然薩拉赫身為一個埃及人,并不知道這句中國成語,可意思是相通的,他非常感謝克洛普對自己的支持和信任。
(本章完)_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