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陵。
周瑜端坐主位,下方文武悉數到場。
“成都來信,張魯意圖南下進犯,劉備從劉璋手中拿到兵權。”
“嗡嗡嗡”
話音落下,眾人紛紛討論起來。
按照龐統當初制定的戰略,下一步的計劃就是經略益州。
只等今年秋糧下來,就能開始籌備戰事。
但隨著劉備逃入蜀中,此事就多了些變數
尤其劉備取得兵權,后續必然要篡蜀據為己有。
從劉璋手中奪取益州,與從劉備手中奪取益州,這完全是兩個概念。
哪怕面對劉備多次占據上風,但相較之下周瑜還是更“喜歡”劉璋。
“劉璋太蠢了!”
“引狼入室還不自知!”
“秋收未至,這下該如何是好?”
看著下方議論紛紛的眾文武,周瑜并未制止,任由他們繼續討論,說不定就有什么點子呢。
同時,周瑜也在想破局之策。
眼下最難受的一點,就是秋收還并未到來。
荊州方面就算急死,也沒有動用大軍的能力。
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糧食往往是最無解的事情。
兵馬未動糧草先行,不等到秋糧下來,荊州無法發兵入蜀。
反觀漢中方面,張魯出兵卡的時間點,就是莊稼將熟未熟、收割前線之時。
張魯是去搶糧食,帶兵沖入蜀中,把地里的莊稼搶先收割。
否則等到蜀中完成秋收,糧食送入城中倉庫,張魯反倒不好搶。
無他,糧草收入城中后,蜀中方面就能重點保護,派兵防守城池即可。
反之,莊稼還在地里時。
一來,張魯不用強攻城池,在郊外農田中就能收割。
二來,劉璋兵力再多,也不可能守住每一畝農田,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,張魯反倒好鉆空子。
這樣一來,就會造成眼下的窘境。
周瑜需要秋收之后,才能出兵攻取蜀中。
張魯需要秋收之前,才能去蜀中搶奪糧草。
為應對張魯的來犯,劉備會更早一步拿到兵權。
如此一來,周瑜的動手時機,不可避免要晚于劉備。
倘若劉璋太過草包,還沒等秋收結束就丟掉益州,周瑜也只能望蜀興嘆,來不及做任何事情。
“傳令!”周瑜突然開口,“去信告知子初、子翼,讓他二人從旁全力輔佐劉璋,務必不能讓劉備快速竊取益州,至少要拖到咱們能起兵入蜀。”
劉巴與蔣干二人,此前就一直跟劉備作對,相反設法阻止劉備拿到兵權。
但二人的所作所為,都是基于周瑜的利益,而不是真心為劉璋謀劃。
只要讓二人轉變立場,從旁出謀劃策,劉璋倘若能采納一二,定然能給劉備造成不小的麻煩。
“眼下無糧,成都遠在千里之外,咱們鞭長莫及”步騭無奈道:“也只能指望子初與子翼二人了。”
“主公。”魯肅提醒道:“商道之事怎么辦?”
本來荊州方面截斷商道,想借此拿捏益州,迫使劉璋低頭認慫。
但隨著張魯來犯,以及劉備揚要打通北邊通道,此事就被暫且擱置。
“既然劉璋不急,咱們也不能急。”周瑜沉聲道:“鹽有北邊供應,眼下暫時不缺,商道之事就暫且擱置吧。”
眼下心思都在戰事上,這等小事已經不甚在意。
“不可!”
一直沒有開口的龐統,冷不丁說道: